• 94阅读
  • 0回复

苏斯特车水马龙——喀喇昆仑公路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4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苏斯特车水马龙
  ——喀喇昆仑公路纪行之二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王南
  苏斯特坐落于大山之间的谷地上,是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巴基斯坦最靠近中国的小镇,巴方海关、边检等口岸机构设驻于此。
  “苏斯特”在巴基斯坦国语乌尔都语中具有“清闲”的意思。喀喇昆仑公路修筑之前,苏斯特偏僻荒凉,人迹罕至,确实是一块清闲之地。公路修筑之后,苏斯特不再“清闲”,慢慢热闹起来,并发展成一个闻名遐迩的边陲小镇。
  当记者来到这里时,一派车水马龙、热闹喧哗的场面即刻映入眼帘。进、出两个方向各有一溜长长的车队,正在依次办理进、出关手续。其中有货车也有客车,货车或载集装箱,或载零担散货;客车里的乘客不只是中国人、巴基斯坦人,还有其他国家的人。他们中有些是商人,有些是游客,有些则是赴沙特朝觐的穆斯林。一位新疆维吾尔族中年妇女告诉记者,她在乌鲁木齐工作,刚参加完朝觐,正从这里取道回国。
  喀喇昆仑公路正好从长条形的苏斯特镇纵穿而过,成了镇上的主要街道,两边满是店铺、饭馆和旅店。这里的商品除了产自巴基斯坦的外,还有许多舶来品,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商品在此都能见到。
  来自中国的商品在这里到处皆是,从日用百货到五金家电,可以说是品种齐全,应有尽有。付账币种并不局限于巴基斯坦卢比,其他硬通货均可,中国的人民币也行。镇上有些商品竟直接用人民币标价,个别店铺还打起了中文广告,不少店主甚至能用中国话招徕顾客。
  镇上靠近海关、边检的地方,有一个面积较大的货场,许多车辆和客商忙进忙出,喧嚣不已。当地人告称,每逢旺季高峰,日均过往苏斯特的车辆可达200至300辆,进出的客商也是成百上千。
  正在苏斯特与巴方同行进行定期会晤的中国红其拉甫口岸管委会负责人袁建民告诉记者:“1982年中巴边境口岸刚开放时,两国邻近口岸全年进出境人次才300左右,此后逐年递增。1986年5月1日,中、巴边境口岸正式对第三国人员开放,当年过境人员即突破1万人次。近年来,每年进出境人次都在5万上下,进出境车辆也达万辆以上,进出境货物已超过4万吨,而且继续呈上升趋势。”
  苏斯特的变迁,以及中、巴边境口岸过境人员、车辆和货物逐年增加的事实表明,喀喇昆仑公路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它不仅在中、巴之间架设了一座人员往来、经贸交往的桥梁,也为南亚和中亚国家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报伊斯兰堡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