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煤炭工业结构的重大调整——谈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7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煤炭工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谈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
  国家煤炭工业局局长 张宝明
  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是国家对煤炭工业采取的重大宏观调整举措,对于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调整和优化煤炭工业结构,规范煤炭生产经营秩序,实现煤炭产需的基本平衡,促进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国务院明确提出,到1999年底,全国要关闭2.5万处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压产2.5亿吨。这一决策,体现了党的十五大精神,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煤炭行业实际,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和重视煤炭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很快,已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那种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小煤矿过多、过滥,煤炭开发建设布局和产量结构不合理。截至1997年底,全国有各类煤矿6.4万处,产煤13.3亿吨。其中乡镇集体、个体煤矿和矿办小井6万处,产煤6.2亿吨,分别占93.8%和46.6%。在6万处小煤矿中,有5.12万处、占总量85%以上的小矿属于无证非法开采。我国煤矿数量太多,资源配置效率过低。目前国有重点煤矿平均井型为80万吨,地方国有煤矿平均井型为10.9万吨,小煤矿仅为8000吨。江西、湖南、四川、重庆等地的乡镇煤矿,多数年产规模只有1000吨左右。小煤窑遍地开花,同一矿区和同一井田范围里,常常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煤矿。由于开发建设布局不合理,加上隶属关系和利益主体不同,各类煤矿之间相互争资源、抢运力、挤市场,矛盾重重,纠纷迭起。
  小煤矿的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导致煤炭总量严重过剩,国有煤矿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受到制约。当前煤炭市场持续疲软,说到底就是小煤矿煤出得太多。1980年小煤矿产量仅1.14亿吨,1997年达到6.2亿吨,7年增长5.4倍。由于不少小煤矿吃肥丢瘦,靠大量消耗资源和使用廉价劳动力维持低成本,采取不正当手段挤占市场份额,造成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因产品销售困难,1997年国有重点煤矿矿井生产能力利用率仅88%,能力闲置4426万吨。1998年以来,国有重点煤矿60%以上的矿井被迫停产或者限产,有的省区国有重点煤矿几乎全部停产,生产能力闲置9000万吨。国家投入巨资兴建的一些大型现代化煤矿,尽管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但因为没有销路,建成之后即被迫停产。许多重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难以维持,职工队伍和矿区不稳定因素增多。这种状况是煤炭工业几十年来所没有过的。
  小煤矿特别是无证非法小矿滥采乱挖,造成资源破坏浪费严重,事故多发。近年来由于非法小矿与大矿贯通,造成大矿透水事故639次,瓦斯爆炸57次,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以上。由于小煤矿乱采滥挖,致使国有大矿的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许多新建设的大型现代化矿井刚刚投产,首采区就被挖空,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小煤矿作业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一般只有10%左右。我国煤炭资源再丰富,也经不起这样的破坏浪费。多数小煤矿技术装备简陋,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9倍,1998年上半年乡镇煤矿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又上升2.12%。一些不法小矿靠牺牲矿工生命搞掠夺性开采,影响极坏。与此同时,非法开采小煤矿的存在,还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总之,煤炭行业目前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煤炭总量过剩、市场供过于求,主要是煤矿的重复建设,特别是小煤矿过多过滥,盲目发展所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决实行关井压产,让非法开采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彻底退出煤炭生产和销售领域。
  最近一个时期,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为关井压产、调整煤炭工业结构指明了方向。我们体会:首先,关井压产能够为国有煤矿、现代化矿井拓展必要的市场空间,把目前闲置的生产能力利用起来。实行关井压产,有利于发挥现代化煤矿的作用,推动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实行关井压产,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局面,改善整个煤炭工业的形象。再者,只有坚决实行关井压产,才能有效保护国家煤炭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外,只有实行关井压产,把不合理的产量压减下来,把总量控制住,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煤炭企业才能摆脱销售困难和货款拖欠的困扰,步入依法健康发展轨道;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两大目标,才能在煤炭行业真正落到实处;我国一次能源的长期有效供应,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总之,关井压产势在必行。关井压产本身就是改革,就是调整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我们要从国民经济和煤炭工业总体发展的大局出发,提高对关井压产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决策精神上来,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个时期以来中央对煤炭工业的要求,集中起来讲就是要抓好两件大事,一是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地方管理,二是关井压产。下放与关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都是搞好煤炭工业的重大改革举措。在以往的管理体制下,煤炭工业形成几大块:国有重点煤矿一块,地方国有煤矿一块,乡镇集体一块,个体煤矿又是一块。由于隶属关系和利益主体不同,在关闭矿井和压减产量问题上,很难协调。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到地方管理,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可以有效解决条块分割问题。地方政府可以从全国和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着眼,对各类煤矿统筹安排,进行结构调整和改组,自觉实施关井压产,关闭那些非法开采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矿,让国有大矿开足马力生产。
  目前有利因素很多,正是实施关井压产的好时机。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关井压产和调整优化煤炭工业结构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