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尊重农民民主权利 坚持村务政务公开 藁城两公开一监督十年不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6
第2版(要闻)
专栏:

  尊重农民民主权利 坚持村务政务公开
  藁城两公开一监督十年不懈
  编者按:河北省藁城市10年前开始在农村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本报曾于1988年11月20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10年来,藁城市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不断完善充实这一制度,使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江泽民同志前段时间在安徽视察农村工作时要求各级干部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同农民商量办事,善于用说服的方法、示范的方法、服务的方法推动农村工作”。要同农民商量办事,就要先让他们知晓村里事务。只有公开村务、政务,让村民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才能调动农民参与改革与建设的积极性。从这一意义上说,藁城市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本报讯 记者王科、龚金星报道:河北省藁城市四明街被称为“公开一条街”。在这里,该市各职能部门设置了40个铝合金“公开窗”,定时公布群众所关心的大事小情。而在藁城市的15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里,分布着近800个类似的公开栏或公开窗。
  记者日前在这个市采访时了解到:藁城市坚持“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十年不懈,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全市出现了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大好局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该市自“七五”末进入河北省“十强”县市行列后,1995年该市成为河北省首批小康县(市)。
  藁城市“两公开一监督”指的是: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1988年,藁城市针对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的衙门作风及基层“七所八站”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在全国县(市)中第一个推行了“两公开一监督”的民主公开制度,其中心内容是:将村务、政务活动中所依据的政策法规、方法渠道等程序及承办时间和办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两公开一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工作人员的行为,遏止了不正之风,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
  据藁城市委书记张绍国介绍:十年来,藁城市按照“在发展中提高、在完善中深化”的思路,不断赋予“两公开一监督”以新的内容,从而使这一制度从最初为解决干部廉洁问题,逐步发展成为“外部监督与内部约束相配套、组织监控与群众参与相结合、防范于前与惩戒于后相衔接”的新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各项工作,使该市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1998年,藁城市被列为全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标志着该市“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已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藁城市“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得以坚持并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该市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顺乎民意,不断完善充实这一制度。每逢集日,该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轮流接待群众,听取群众呼声。今年以来,已公开接待群众1530人次,收到建议300余条,提供案件线索59个。公开接待活动中,群众反映九门乡早落村财务不清,宅基地发放混乱,公开不彻底。市纪委立即深入调查,督促其逐项公开,严肃处理了两名违纪干部,广大村民拍手称快。
  该市的计划生育指标,过去只公开照顾条件和审批结果。群众反映审批后再公开没有意义。于是他们将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公开延伸,计划生育三榜定案。这样群众心里亮堂多了,计生信访案件大幅度下降。如今,藁城市已将“两公开”分别细化为农村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征购提留等“八公开”,乡镇的专项资金管理、建设项目、企业摊点承包等“十公开”和市直部门的招工转干、财务收支、福利奖金等“十四公开”。
  “两公开一监督”激发出群众的参与意识,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去年3月,该市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98%的村实行了全体村民或党员投票预选,100%的村实行了不记名投票,参选率平均在80%以上,有的村高达9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