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在斯诺故乡讲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6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斯诺故乡讲学
  陈秀霞
  今年上半年,我的丈夫应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之邀,赴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商学院讲学一个学期,介绍中国经济。我陪同前往,和当地妇女界进行了交流。
  堪萨斯城是美国已故著名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1905—1972)的故乡。该城横跨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和堪萨斯两个州,是早期美国人民开发、移民西部的枢纽和必经之地。斯诺继承了当地人民探索求真、关心人民疾苦的精神,一生同情、支持和公正客观地报道了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为促进中美人民之间的了解作出了巨大贡献。斯诺骨灰的一半至今仍静静地躺在北大的未名湖畔。为了纪念斯诺,现任会长戴蒙德大夫的夫人于1974年在堪萨斯城设立了“斯诺纪念基金会”,并于1979年起设立了斯诺访问教授制,定期邀请中国的专家学者到有1万多名学生的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的某一学院讲学。
  行前,我们精心准备了4个有关中国经济的专题,包括世人所关注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三峡工程等。讲课中,我丈夫既注意政策性的介绍,又有具体的典型事例,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第一次发言就引起了反响。当时是在商学院院长举行的有当地企业界负责人参加的圆桌会议上。会后该院院长来函表示感谢说:“你的精彩发言十分及时和中肯”,他相信听众和他有同感。此后,由于受到各方面的热烈欢迎,我们在一学期中的活动范围,远远超出我们的计划。我爱人不仅在密苏里大学商学院讲中国经济,还在堪萨斯大学开设的“和中国做生意”课程,并在堪萨斯州促进美中贸易联盟等召开的会上演讲。他还应要求,向密苏里大学的政治系、历史系的学生、印第安人大学介绍中国历史、政治体制、中美关系等问题。
  赴美前,我们曾留意过《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美中西部欢迎对华贸易》的文章,该文认为美中西部和中国经济息息相关。讲学期间,通过和美国企业界交流,我们亲身体验到了美国企业界渴望了解中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强烈愿望。
  堪萨斯城有不少美国公司,如美国最大和最早从事长途电讯业务的斯普林脱公司,总部即设在堪城。该公司早在1994年即帮助我国邮电部和国际因特网联网。企业界人士和密苏里大学商学院均有密切联系,当他们听了陈辉的讲话后,纷纷热情邀请我们去参观交流。我们参观了八九家公司,如堪萨斯城电力公司、普来可工业公司等,我们还开车到百里地外拥有200万人口的威切他城去参加堪萨斯州促进美中贸易联盟主办的一次圆桌会议。该联盟由200家公司组成,包括航空、金融、电讯、农业、电子工业、汽车、服装、食品等。在一次向一家农民合作制企业介绍中国农业状况时,该公司副总裁特地索要了讲稿,说要仔细研究,以备开拓中国市场之用。
  和美国中小学生的接触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堪萨斯城西林景小学,我们先后向二年级、六年级的两个班同学介绍中国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等情况,思维活跃的美国学生纷纷提问,问题充满了稚趣。一个二年级学生问:“中国小学生知道我们美国吗?”我把我随身携带的11岁外孙的照片给他们看,告诉他们我的外孙十分熟悉美国职业篮球队,知道每一个队员的姓名和球艺。访问结束后,六年级全班20多位学生每人写了一封简短的感谢信,信中天真烂漫地说,“听了您的介绍,我发现中国孩子和我们是多么的相同!”“谢谢您告诉我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事情”,“我对中国比以前有了更好的了解,我也弄明白了为什么了解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是那么的重要。”读着这些信,一股热呼呼的暖流涌向我的全身。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我们多么需要在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心田中早早播下友情与理解的种子!
  我在和当地妇女交流妇女问题时,发现由于文化差异和误解,美国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最多疑虑。我实事求是地从中国国情、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角度出发,用具体生动的数字说明这一政策的长远意义。当我告诉美国听众,自计生政策实施20多年来,我国已少生了3亿人口,比全美人口还要多时,他们显然触动很深。当我利用所掌握的资料,提醒他们,最早把计生思想传入中国的,恰恰是一名美国妇女玛格丽特·桑格(1883—1966)时,美国人似乎淡忘了这一事实。桑格的父母是贫穷的爱尔兰移民,生了18个孩子,严重损害了母亲的健康,48岁即离开了人间。母亲的经历使桑格萌生了帮助普通妇女控制生育的想法,并于1916年在纽约为贫穷妇女创办了第一家节育诊所。为此,她受到起诉、拘留和审判,经过斗争,最后胜诉,成为当今美国计生联合会的创始人。1922年4月,桑格曾到北京大学讲演,介绍计划生育思想。
  在堪城4个月的访问,有一件事引起了我长时间的思索。我曾接触一位在中小学教汉语的美国女教师,她所能教的中国儿歌只有“两只老虎跑得快……”,所教的中国文化材料也大多过时。联想到讲学期间我们带去的资料录像带受欢迎程度,我深深感到,用多种方式包括出版、视听等手段,让美国民众有更多机会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当为一种增进了解的有效方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