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枫叶红似火——加拿大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6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枫叶红似火
  ——加拿大掠影
  季音 李茜
  夏秋之交,借探亲的机会到加拿大旅游。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游览了一座座城镇,以及散落在绿色大平原上的农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心旷神怡的风光。
  加拿大国旗上有一片红色的枫叶。以前不知其意,到了加拿大才发现,加拿大几乎半壁江山层林尽染,其中尤以红色的枫树居多,秋日的阳光下,它们如同一团团的火,与绵延不绝的绿色、黄色杂树,构成了一幅幅鲜艳无比的彩色屏障。
  绿化使加拿大受益匪浅。一位华裔加拿大朋友对我们说,他们侨居加拿大几十年,记忆里没有遇到过一次严重的水旱灾害,几乎年年风调雨顺。
  我们居住在离多伦多不远的哈密尔顿市附近,那里是安大略省一个典型的居民点,马路两旁的幢幢小楼周围,都是平整的草坪,每户房前都栽着树木和鲜花,大片的草地和树林,使这里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地,因而也看不到尘土飞扬的情景。
  这里马路上看不到清扫工人,但道路却非常干净、整洁,终年如此。我们天天在街上散步,鞋子上却不沾灰尘;住的房子几天不打扫,案头和地上皆没有尘土。
  环境保护意识在加拿大已深入人心,成了人们的自觉行为。没有人在路上随手乱扔垃圾,有时孩子不小心把糖纸掉在地上,家长会马上捡起来;人们牵着狗去散步,总忘不了带塑料袋,以备狗大便时随时收拾干净;家家户户都备有许多的大塑料袋,每星期二晚上将袋装垃圾分类放在家门口,次日清早运垃圾的车辆就会把它统统运走。马路整洁如故。
  在国外旅行,少不了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令我们感到惬意的是,加拿大高速公路上没有一个收费站,车子畅通无阻,这和毗邻的美国形成鲜明对照。我们在美国东部地区旅行了几天,公路上没完没了的收费,让人头疼。
  加拿大不但高速公路不收费,许多重要的旅游景点也不收费。首都渥太华的国会大厦、艺术宫等,都是旅游者必去之地,人们尽情观赏,无需交一分钱。位于加美边界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景点主要在加拿大一侧,惊心动魄的奇丽景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人。按照有些国家的惯例,在这个景点围一道栏杆,设立一个收费站出售门票,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是加拿大政府没有这样做,人们可以到大瀑布附近尽情地观赏大自然的奇景,无需付任何费用。
  在加拿大出门旅游或办事,有许多方便处。民间有一个汽车俱乐部,加入俱乐部的会员每年只要交几十元钱,便可以获得许多便利。比如,会员要自己开车到国内一些省市或美国等邻国去旅游,可以免费从俱乐部拿到所需要的地图和介绍各地情况的小册子。它还可以帮助你设计最合理的行车路线;帮你预订沿途或目的地的旅馆房间,比自己电话预订既方便又便宜。如果在旅行途中汽车出了故障,只要打一个电话,俱乐部就会通知附近的服务点帮助把车拖到修理厂去。我们的美国之行,就得到了它不少帮助。
  我们不知道加拿大上述做法出于什么考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举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加拿大是平静的。但平静中也有不平静。罢工,就是一个经常困扰他们的话题。我们在加期间,不断传来罢工的消息:教师罢工,航空公司的员工罢工,公共汽车司机罢工……其中尤以教师罢工闹得沸沸扬扬。
  9月初是学校开学的日子。可安大略省多伦多地区不少中学教师宣布罢教,理由是政府教育部门规定的授课时间长,而福利待遇不公。不久,一些小学教师也纷纷响应,大批中小学生被挡在校门外,仅多伦多天主教中小学就有十多万学生未能按时入校上课。
  教师罢教引起了家长们的愤怒,一些地方发生了家长与教师的直接冲突,成群结队的家长带着孩子上街游行,他们高举着“停止罢工!”“我们要上学!”的标语牌,高呼口号,抗议教师罢教。安大略省教育局和罢工的教师代表一面谈判,一面展开宣传战,各自在电视上刊登广告申述自己的理由。那些天,我们不断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来自这两方面的广告,似乎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场罢教延续了一个多月,直接受害的当然是广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将考大学的高中学生。
  八九月份发生的加拿大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员工罢工事件,迫使不少预订好机票的旅客延误了出行时间,或者一再更改航班,不仅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加航的信誉,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9月下旬,哈密尔顿市的公共汽车司机也宣布罢工,当地有些小企业的工人乘公共汽车上班,公共汽车停驶,工人不能按时上班,又引起了业主们的恐慌。
  加拿大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美好的。当然,罢工反映了社会的一些矛盾,但它只是这个美丽的“森林之国”前进中遇到的一个问题而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