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我是怎样讲课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15
第3版()
专栏:

我是怎样讲课的
车文仪
怎样把在职干部的理论课程讲好?在成功和失败的多次经验教训中,我有如下一些体会。
注意备课,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把自己的备课分为三方面。
第一是有计划地研读基本理论著作,研究社会现象,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加自己的实际知识。这种经常性的刻苦自学,是讲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积年累月的苦学深钻,才有可能担当起理论教学的艰巨任务。
第二是当讲授某门课程决定后,我就对该门课程做一次大致的通盘的学习,并研究一些有关这门课程的教学指示与教学经验,使自己能了解整个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和讲授方法等等。这种讲课前的全面准备工作,是掌握整个教学方向,确定具体教学部署的一件绝不可缺的工作;没有这种准备工作,就会使教学工作陷于盲目。
第三是讲课前的直接备课,这是讲课成败的决定关键,我掌握了以下四个环节:
精读课文,是第一步。目的在于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掌握文件的全盘内容,抓住问题的重点,解决各方面的疑难,使自己把文件钻通钻透,不仅能心知其意,而且能言之成理,不仅能做理论上的阐述,而且能做实际的论证,不仅能做正面的讲解,而且能触类旁通,批驳各种反面的意见,真正做到心里有底。为做到这一步,除了精心地研究课文,独立地进行思考之外,不能不阅读若干参考材料。阅读参考材料的目的在于开拓思路,阐明课文论点,寻求佐证,解决疑难,补充资料,因此就既不可盲无目的,又不可太多太滥。不然,反可能导致认识上的混乱。只有紧紧围绕着课文与讲课的要求,根据明确的目的,来选择与阅读必要的参考材料,才能有助于教学工作。
认识教学对象,也是备课中的一项不可少的工作。只有了解了教学对象,才能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教学要领,对教学对象的特点越熟悉,研究的越透彻,教学的把握就越大。不看对象,自行其是,往往是费力很大而收效很小。所谓了解教学对象,就是要了解听课人的阶级出身、斗争经历、工作性质、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听课要求等等与讲课直接有关的问题。教员要使自己的讲课内容、讲课方法都能照顾到这些具体情况。就是对于不固定的学员,也要尽力摸清这些基本的情况。这虽然很困难,但只要与主管机关联系好,是大体上可以办到的。
根据教材内容与学员情况,来制订教案,这是
“施工”前的整体“设计”。我在制订教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教学目的、讲课重点、讲课纲要以及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在教学中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此外,为了给学员以方便,我在制订教案中,有时还拟好讨论与思考题目,指定必要的参考文件(有时连某书的某页某行都指出来)。我觉得制订教案的过程,就是自己融会课文、归纳心得、结合学员情况进行讲课整体布局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艰苦思考的过程。
编写讲课提纲,这是备课的最后一道工作。我编写讲课提纲的方法是:首先根据教案拟定简明的讲课纲要,求得体系完整,条理分明,然后根据纲要充实内容,写成较为详细的提纲。凡需引证领袖言论的地方,都一字不错的抄好(我不采取课堂上翻书的办法);凡需举出重要例证的地方,都简要地写明;遇有一些重要数字,凡包括有多种项目者就列成表格,需计算百分数者就计算好,有时为使表格眉目清晰,就用色笔分别标出,对自己没有确实把握而在讲课中又非涉及不可的问题,就注上明显的标记,并尽力搜集各种不同的有关论点,准备在讲课时提供大家参考。总之,是要使提纲基本上完备无缺,使自己拿着提纲就能够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堂。
备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人苦心自学的过程。不拿出足够的时间,不付出艰苦的劳动,就不能把课备好。一星一点的粗心大意,自恃聪明,都可能惹出麻烦、铸成错误;都是在政治上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打无准备的仗是毛主席规定的一项基本作战原则。不上无准备、或准备得不充分的课,也应该是讲课的一项基本原则。
备课充分,就为讲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好就是教好的先决条件与决定因素,但学终究不等于教,备课终究不等于讲课,要使备课时的一切辛劳能得到相应的报偿,还必须尽最大努力搞好课堂讲授。
讲课态度必须绝对严肃,丝毫不苟。为此,我为自己订立了四条法规,用以督责与约束自己。这些法规就是:
(一)必须正确。这就要讲课态度异常谨慎严肃,出言道语力求有根有据,绝不轻信那些不甚可靠的参考材料;引用文件时,一定先查对确实,绝不单纯依靠自己的记忆;在理论政策原则等重大问题上,如果没有把握,绝不轻易发挥。如果出于必要而必须有所阐明,就首先声明这是自己的见解;如果讲错而又及时发现了,就要当场公开纠正,绝不隐瞒错处,抹煞真理。(二)必须明确。体系完整、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和论点明确,我认为这应该是讲课注意的中心;头绪凌乱、毫无条理、重点不明和内容拖沓,是讲课的大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容易理解,容易记忆。(三)必须通俗。我依循着两条途径追求通俗:一是在阐明某些费解的理论原则时尽量运用一些通俗的形象化的日常语言;一是尽力设法通过大家易于理解的一些生动有力的事例来说明问题。故作高深实际上就是欺人自欺。(四)必须老实。不懂就是不懂,没把握就是没把握,绝不装懂,装有把握。当讲课收到较好效果时,就要益发认识到自己责任重大,更加严格检查缺点和注意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一点点成功就得意忘形,是政治修养薄弱的表现,是失败的根苗和开始。
我认为讲课技巧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除了讲解的内容之外,语言、声调、姿态,都是讲课艺术上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与讲课的成败有密切的关联。
在讲课语言上,必须求其善于恰当地、巧妙地传达讲课的内容,简明精确地说明问题,语句力求干净利索,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与说服力,结构则要力求直捷了当,层次分明,合乎逻辑的要求。想做到这一步,当然要下苦工夫,讲课者最根本的工具就是语言,在学习语言上下点工夫是完全必要的。
在讲课声调上,应确切体现讲解内容的情感,帮助大家更好地体会问题,并提高大家听课的兴趣,取得大家情感上的共鸣。直着嗓子叫与无精打采的哼哼,最容易使听课者情绪涣散。
在讲课姿态上,要力求配合讲解和集中听课人的注意力。眼睛要时时巡视全场,观察听课人的表情,检查讲课的效果,千万不要抛开听众,专门去瞧房顶、瞅地皮和看讲授提纲。态度要从容不迫,落落大方,而不要连续不断地做“惊人”的手势,或成为毫无表情的塑像。姿态、声调与语言必须成为协调一致的统一体,用来共同体现讲课的内容,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
有人认为讲课技巧是个纯技术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加以太多的注意。这是不对的。讲课内容的好坏毫无疑义是根本性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就说明讲课技巧无关轻重,同样的一场戏,优秀演员表演出来是一种效果,拙劣的演员表演出来是另一种效果。其间可能有巨大的悬殊,这就是技巧影响效果的证明。如果因讲课技巧不佳而降低了学员情绪,影响了学习收效,那讲课技巧就不仅不是个枝节问题,而是个重要的问题了。
如何引证革命领袖的言论的问题也是讲课方法上必须加以注意的。在适当的时机,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些革命领袖们的指示,常可以使大家获得更充足有力的论据,扩展大家的知识领域,自然地激发起大家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兴趣。但这种引证必须十分慎重,既不可脱离历史,牵强附会,又不可违背原意,断章取义,还必须仔细查对,保证不错。引用的文字不可太多、太深、太长,不出于必要尽可以不引或少引;开口是某某说,闭口是某某说,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反会引起学员的反感。至于为了夸耀自己博学多才而大肆引证,那当然更要不得。
如何举例也是讲课中该注意的一个问题。举例的基本目的,是要通过现实的生动事例,来通俗地阐明理论原则,打开大家的思路,启发大家的联想。因此,选择和讲述例证,就应该多加思索,很有分寸。我的看法是:拣选例子必须能以确切说明所要说明的理论原则为准则,不要用那些不能有力地说明什么问题的例子,同时对大家所理解所熟悉的问题就不必多举例,所有的例子最好是取自现实生活,并照顾到听课人的情况与特点,不要使用虚构、假想、陈旧、脱离听众的事例。讲述例证时必须适可而止,不要醉心于事例的诱惑力而冲淡甚至掩蔽对理论原则的阐释。我在讲课中往往过分关心个别举例的兴奋作用,而多少放松了对理论问题的充分讲解,形成喧宾夺主,肉多骨头少,结果就往往使大家强烈地记住了几个生动事例,却弄不清这些事例到底在说明些什么问题。这样一来,就违背了举例的本意,就使举例成为一件不仅无利反而有害的事情。
最后应该谈一谈课后工作的问题。课一讲完,往往会产生万事大吉的情绪,既不认真检查教学效果,又不认真吸收经验教训,群众有问题不能进一步求得解决,自己经过一段实践不能得到相应地提高,这是当前必须引起更多注意的一个问题。应该强调提出,课后工作乃是整个教学工作不可忽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巩固与加深教学效果,接受经验,改进工作的必要环节。在作战上,要求“以战教战”,“打一仗,进一步”,在教学上,也应该要求教一次,进一步。
检查与加深教学效果,发现疑难,组织解答,是课后的一项基本工作。要了解教学效果,教员就要尽可能地到学员中去,至少要设法听取学员的反映。对学员提出的大大小小的疑难问题,则必须认真汇集,严肃对待,给以很好的解答。因为这些问题都是群众自己所关心、所迫切要求得出答案的,绝不能置之不理。在解答问题的办法上,应该根据问题的性质,分别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有时可把大家提出的许多零星分散的问题,归并成几个大问题,做综合的系统的解答;有时可把大家提出的问题,排列出次序,做逐条逐项的解答;有时可只选择一些重要问题做详尽的解答,对其余的问题则或者用三言五语带过,或者指定参考材料而不予解答。对一些确属重要但一时解答不出的问题,则干脆交代明白,留待以后解决或和其他同志共同研究解决;对一些提得不对头的问题,则可善意地指出应该怎样地提问题。所有提出的问题都应该有个适当的着落,一个都不叫它落空。至于解答的方法,则可根据情况而定:或者组织专门的解答报告,或者在下次上课时顺便解答,或者做书面解答,或者找提问题的人个别解答。但只要是解答问题,就必须郑重其事,认真准备,通过解答确实解决些问题。不经准备,敷衍塞责,轻率解答,是根本不对的。应该掌握的原则是:必须解答,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解答,必须解答得好。
课后检查也很必要。每次讲课之后,教员都应该广泛了解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严格的自我检查,以便发现成功失败的地方,得出一定的经验教训,做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的依据。
从以上所述的各点看来,讲好一次课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不经过“千辛万苦”,的确是很难胜任教学任务的,而偏偏有许多时候,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讲课效果却很不好。因而就很容易产生退缩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如何,知难而退绝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应该敢于面对困难,知难而进。我们既然是革命战士,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上又比周围的同志早学了一步,多学了一点,那帮助一下周围的同志,应该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困难当然有,而且很多,但边学边教,勤学苦教,教学相长,“老天不负苦心人”,日久天长,总会有报偿的。因此,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讲课是件好事情,能干就必须干;讲课又是件难事情,干不好就必须加油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