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库尔勒人的自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9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库尔勒人的自豪
  本报记者 赵蓓蓓
  对大多数内地人来说,新疆仍是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对乌鲁木齐人们还略知一二,对库尔勒便知之甚少了。
  库尔勒,新疆腹地崛起的小城。
  小城之路
  10月14日,从北京飞到这个约4500多公里外只有32万人口的县级市,眼前的街景让我惊诧:大西北荒漠中的这座小城,竟有如此宽阔、笔直、整洁的街道!当汽车进入市区行驶在连接新老城区的7公里长、拥有8条机动车道的石化大道时,使人感觉仿佛置身在北京长安街上。
  小城街道赛京城,令初次进疆的我对库尔勒刮目相看。
  库尔勒是巴音郭楞(蒙古语“富饶的河”之意)蒙古自治州首府,1979年建市。它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是古丝绸之路中路的咽喉之地,南北疆的交通要冲。全市总面积7117平方公里,建成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居住着汉、维吾尔、蒙古、回、满、俄罗斯等23个民族,城镇人口21.6万。去年,它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综合整治先进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星火计划西进工程示范市等项桂冠。今年7月它又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这在西北5省区是独一无二的。3年前,位于戈壁滩上的小小库市,还加入了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这种勇气和魄力,令国家旅游局的官员惊叹不已。
  库尔勒高楼大厦虽不算多,市容却极为整齐洁净。街道上看不到烟头纸屑,空中没有乱拉的电线,开放式的绿化带点缀着街区,马路两边每40米1个路灯灯杆和统一的不锈钢灯箱广告上找不着任何张贴物,自行车放在划定的区域内,车道及人行道上不见乱停的车辆,出租车整齐地停在路边候客……一天夜晚,我们漫步在宽阔、宁静的库尔勒街头,路边的华灯勾勒出城市亮丽的线条,灯箱广告散发着现代都市的气息,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大西北的荒凉与贫困,感受到的只是小城的温馨与安详。
  改革之路
  就在几年前,库尔勒还是另一副模样。
  刚接到自治区调令的原市委书记袁泽,向我们描述了1994年4月1日他来库尔勒市上任时的情景:“当时城市功能不配套,道路很窄,人流、车流十分拥挤,居民居住环境很差、很脏,到处是土,到处是灰,到处是烟。”
  一个脏乱差、各方面在全疆均居倒数第一的库尔勒,在短短的几年内,何以一下子旧貌换新颜呢?是塔里木石油的勘探开发为库尔勒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库市领导班子又以其远见卓识和非凡魄力,紧紧抓住了这一机遇,树起了“团结拼搏,勇于开拓,抢抓机遇,争创第一”的库尔勒精神。
  先人对巴音郭楞的命名并非无稽之谈,这“富饶的河”就藏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里木盆地之下。目前已探明塔里木盆地油气总资源当量191亿吨,与松辽盆地、渤海湾地区并列为全国油气资源量大于100亿吨的三大盆地之一,有10个整装油气田,是中国石油工业最重要的战略接替地区。
  1989年4月10日,受库市优惠条件的吸引,塔里木石油开发指挥部在库尔勒市中心落成。以梨城闻名的库尔勒抓住了这个契机向石油新城迈进。考虑到新疆交通、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制约,库市市委、市政府并未走立项目、建工厂、办企业之类的常规之路,而是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出“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他们看来,城市建设也是生产力,能拉动经济的发展。通过改造环境,形成“洼地效应”,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库市集中。从1994年到1997年,库市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4个亿。
  库尔勒的城市建设可谓动了大手术。他们以城市规划为先行,以道路建设为骨架,以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给排水、集中供热为重点,分别聘请了建设部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长庆机械化工筑路公司进行设计施工,开始了高质量、高起点的攻坚战。
  对19条道路的改造、扩建,市里提出“七通一平”,即供水、排水、热力、电力、电信、燃气、道路同时通,确保15年不落后,不搞“拉链工程”;红绿灯、交通标志牌、路牌、公交停车站点、广告牌、路灯等配套设施也一步到位。
  1994年开始的三路改造工程拉开了库市城市道路改建的序幕,人民广场上的花园广场建设也同时动工。三路改造在城市的中轴线上人流、车流密集之处大动干戈,其距离之长,场面之大,在库市道路建设史上可谓开天辟地,前所未有。施工现场“一塌糊涂”,交通中断,老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加之沿线老城区住户及单位的大量拆迁,引起市民的不满。看惯了以前填填补补、小打小闹的施工的市民们满脸疑惑:“这是干啥?”“咋回事?”“怎么拆得乱七八糟?”
  袁泽在向我们谈起当年这种情形时说,“一个重大决策出台后,往往会引起震动,但让老百姓先骂后笑好,不要先笑后骂。老百姓的意见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促进,一种压力,它能督促我们把工作抓紧抓好,把好事实事办好。”
  经过3个月的艰苦施工,3条主道路由原来的12至18米拓宽到36米,人民广场开辟出了一大片绿色花园,城市面貌顿时为之改观,这对广大市民产生了强烈震撼。大家看到了希望,觉得市领导班子还是干实事的。此后的道路改造工作便越来越顺利。
  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展,库市领导干部的思路也更加开阔,库尔勒的改革之路越走越宽,步子越迈越大。
  在乌鲁木齐市工作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李壁,曾在库尔勒生活过20多年。因工作繁忙,他已四五年没有回库市的家了。最近他开车回家,居然找不到家门。李壁对记者说,“我家其实就在市政府对面,可走到那儿,却找不到进家的路口了。库尔勒这几年变化太大了!”
  从北京到库尔勒已28年的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总工程师倪洪章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种巨变。
  艰辛之路
  库尔勒的巨变,是库市人的血汗凝就的。
  在市里采访时,我很难“抓”住市领导,与市长热合曼·克日木见面不到5分钟;好不容易在办公室“抓”住副市长宋维东,还没说几句话,汇报工作的,反映问题的,推门就进,进门就讲。听人说,“袁泽书记早上一起床,先上街,全城转一圈,哪儿的灯不亮,哪儿有垃圾,他都知道。每次从北京开会回来,下飞机后不回家,先在路上转,对市里每个角落的状况一清二楚”。
  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张增福说,“晚上施工,市领导在现场干到1点多。他能做,我们做不到,说不过去。”爱卫办的负责人说,晚上,在有草坪、绿地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园林处长的身影。我问这些中层干部:你们这样没日没夜地干,有没有奖金?回答是:没有。36岁的张增福说,“休不休息,有没有奖金,我们不在乎。库尔勒的精神是,处处争第一。人家的路干净,绿化好,我的路要不平,脸上无光。”
  “我的路”,这不经意的言谈话语中体现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库尔勒精神的可贵。
  通过人来改造环境,通过环境改造来激励人,影响人,提高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这是库尔勒市领导班子的思路。如今,这种设想已经变成现实。现在的库尔勒市民,既是良好环境的建设者,也是维护者。记者第一天到市府采访,就看见一位女同志把办公楼前地上的一张废纸捡起;市环卫处副处长魏景春曾目睹好几个人同捡街上一片纸的情景;哪个地方不干净,乱停车,或漏水,或灯杆被撞,市民会打电话给书记、市长或有关部门……
  环境的改善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使外来人也受到熏陶。《三秦都市报》总编宋桂嘉眼看着一个四川民工老远把瓜子壳扔进果皮箱,感慨不已,认为到此程度,非一日之功。
  库尔勒晚报总编刘思祥说,过去出差在外,不愿说自己是库尔勒人,总说是乌鲁木齐人,现在为自己是库尔勒人而自豪。过去北疆人看不起南疆人,现在在北疆,一听说是库尔勒人,人们会另眼相待。
  由自卑到自信到自豪,库尔勒人的心历路程,便是库尔勒改革路程的折射。
  从库尔勒,我看到了中国西部的希望!
  左图:昔日库尔勒(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