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邮路已畅 更唤直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09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邮路已畅 更唤直通
  赵梅庄
  改革开放20年,在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员往来和各项民间交往不断扩大,间接的“三通”已经实现。在对台通邮通电方面,已从1979年祖国大陆单向、间接的对台试通,发展到目前两岸双向、公开的互通部分邮电业务。邮电渠道的初步沟通,打破了海峡两岸近几十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同胞利用邮电互传信息,畅叙亲情的愿望已经实现;同时,也为两岸经贸往来和各项交流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双方邮电部门已经可以公开地、双向地互通(部分)邮电业务。在邮政方面,双方已经互相直接封发航空和水陆路函件总包,已经开办了平常信函与挂号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及盲人读物等邮政业务;在电信方面,目前两岸已建成的直达光缆电路和卫星电路2200多条,并相继开办了电话、电报、数据通信、电子信箱、分组数据交换、异地电话卡和数字移动电话漫游等电信业务。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沟通了亲情,打破了隔绝状态。两岸开放探亲之初,寻亲找友的信件大量增加,祖国大陆邮电职工千方百计帮助查询,复活了许多疑难信件,为两岸亲人沟通音讯,为台湾同胞回乡探亲提供了方便。尤其是邮电部门开放了到台湾的自动电话业务以后,给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的台胞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他们当天就可给家人拨去电话,互报平安。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沟通了信息,为两岸双向交流和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自1987年以来,回祖国大陆探亲、旅游、经商、寻求经济技术合作的台胞人数急剧增加,有关统计显示,台资已占到祖国大陆吸收外来资金的第三位。这样大量的人员往来和频繁的经济活动,没有邮电通信进行沟通是难以想象的。通信,为两岸的经济联系架起了桥梁。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有力地促进了双方邮电部门通信业务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两岸互寄信函约为1500多万件,对台电话业务量约为180多万次。到1997年,两岸互寄信函量已上升到3700多万件,对台电话业务量上升到6000万个,邮政增长2.5倍,电信增长33倍。目前,祖国大陆寄往台湾的邮件量和打到台湾的电话量均已占发往境外业务量的第二位,仅次于对香港。同时,台湾到祖国大陆的电信业务量已居台湾至岛外业务量的第一位。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促进了两岸邮电界人士的交流交往,增强了两岸邮电同行对早日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电,造福两岸人民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自1996年以来,两岸邮电界人士互访,进行业务技术交流和考察,我赴台团组共20个,132人次;台赴祖国大陆团组共6个,142人次。
  两岸互通部分邮电业务,是在政治层面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在邮政方面,邮政函件总包仍需经过香港或澳门转运,对于两岸亲友希望通过正常的邮政渠道,开办邮政小包、包裹、邮政速递业务和邮政汇兑业务都因人为的因素而受到限制。在电信方面,目前已通过国际通信卫星和海缆建立了2000多条直达电路,并相继开办了一些新的电信业务,但要建设两岸间的直达海缆,还有一段人为的距离。
  两岸直通邮电,这不仅是两岸邮电部门的经济利益不再流失的需要,也是两岸人民相互密切联系,沟通亲情,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需要。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够以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早日实现直接通邮通电,造福两岸人民。
  (作者为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