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直挂云帆济沧海——记人民海军军舰第一次对外友好访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0
第4版(要闻)
专栏:纪念改革开放20年难忘第一

  直挂云帆济沧海
  ——记人民海军军舰第一次对外友好访问
  新华社记者 张钊 本报记者 郭嘉
  今年4月,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由人民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世昌”综合训练舰、“南运953”号大型补给船组成的舰艇编队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48天里,它们穿越宫古海峡、穿越赤道,直下南太平洋,访问了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菲律宾,总航程1.3万海里。
  这是人民海军军舰第十二次驶出国门进行友好访问,这一次次友谊与和平的航程,也使我国军舰的航迹延伸到四个大洲、两个大洋的16个国家。
  而这一切开始于13年前,人民海军军舰第一次驶入印度洋,访问南亚国家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那次难忘的航行是在当时的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下,由海军132号导弹驱逐舰、X615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实现的。航行始于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1月19日结束,历时64天。航行途中,两艘军舰跨越太平洋、印度洋两个大洋,共航经5个海区,穿越7个海峡,航程1.2万多海里。
  当年的编队副指挥、原海军东海舰队副参谋长李俊才回忆说:“那次航行,使我最感自豪的是,中国军舰终于走出去了!”
  李俊才此语,道出的不仅仅是他个人40年海军生涯的梦想,这也是人民海军组建40年间几代指战员的奋斗和追求。
  “真正的海军,应当以全世界的海洋为活动舞台,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家门口。”李俊才说。然而,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诞生的人民海军,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却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状况:大型军舰或者是引进,或者是接受国民党海军的老旧舰艇,自行研制的舰艇,除潜艇外,大都是扫雷艇、鱼雷艇、导弹艇一类的小舰小艇。这些舰艇,活动范围有限,一般超不出近海。
  “是改革开放,为中国军舰走出国门提供了契机。”海军学术研究所张炜研究员说。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人们开始认识到,军舰走出国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的需要。
  曾主持海军外交事务多年的乔崖说,中国军舰的首次出国访问,是在和平友好的军事外交环境中,对“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句古训的实践与运用。
  1978年,法国一艘驱逐舰访华,开创了西方世界国家军舰来访的先例。其后,外国军舰访华不断。一次次成功的接待,被感动的客人也向中国发出了军舰回访的盛情邀请。
  乔崖回忆说,那时候,我们海军已经有了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和大型补给船。中国军舰走出国门的条件已经成熟。乔崖提出了由近及远的方针,先派出军舰访问距离较近的传统友好国家,不断积累经验后,再将航迹继续向前延伸。
  依次访问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航线,就是根据这个方针确定的。事实证明,这次出访圆满成功,开辟了人民海军走向世界的先河。
  回忆往事,当年的132舰舰长刘金明心潮澎湃。他记得,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当地华侨奔走相告,情炽如火。一位老华侨说:“过去我们只看到美国、法国等国的海军停靠,看不到祖国的军舰。现在,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你们为祖国争了光,也为我们海外华侨的脸上添了彩。”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基地司令说:“你们的舰形很漂亮,进港时舰员站坡很整齐,很威风。”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当中国军舰进港时,港内的所有舰只挂满彩旗,舰员一律站坡,手持军帽整齐挥舞,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报以最高的礼仪。
  当年的海军外事办公室主任陈永年一路随舰远航,他清楚地记得,当编队通过马六甲海峡时,正巧与新加坡海上巡逻艇、澳大利亚潜艇相遇。新加坡巡逻艇主动地发出了“早上好”的国际信号。澳大利亚潜艇的艇长则身着全白军服,站到驾驶台上,随着海军哨一声长鸣,向中国军舰举手敬礼。在孟买以西海域,印度护卫舰追上出访编队,主动通报了该舰舰名、本人姓名和军衔,向编队司令聂奎聚将军致敬。
  在编队返航途中,遇见美国第七舰队水面舰艇司令韦伯斯特少将率领的一支舰艇编队。美国军舰率先升起信号旗,全体官兵穿着白色礼服在舰舷站坡,接受了聂奎聚将军的检阅。随后,中美两国军舰组成编队,在海上协同航行了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虽然短暂,却是中美两国军舰第一次诚挚友好的交往。就在那一年,美国派出3艘军舰首次来到中国,访问了青岛。至今,美国已经6次派出12艘军舰访问中国。礼尚往来,中国军舰不但两次访问了美国夏威夷群岛,还于去年横渡太平洋,抵达美国本土,访问了圣迭戈,实现了中国军事外交史、军舰航海史上的一次难能可贵的跨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