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关于“黄河”的新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0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镇企业大世界

  关于“黄河”的新闻
  本报记者 杨雪梅
  很多人也许已经注意到,关于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公司的新闻层出不穷:1998年3月,国家统计局授予黄河啤酒“中国市场同类产品十大畅销品牌”;在九届全国人大、政协召开期间,黄河啤酒一直是大会的专供品;1998年黄河集团还聘请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担任集团改制的高级顾问……
  经过多年发展,黄河集团已由一个用617万元贷款创建的村办乡镇企业啤酒厂发展为以生产啤酒为主,资产总额达10亿元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集团化现代企业。在西北、西南,黄河系列啤酒在市场的占有率相当可观。经国家食品行业统计公布,黄河集团的吨酒利税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四。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从何而来?董事长杨纪强认为,盘活资产存量、立足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健康之路。
  资本运营的目的是按利润最大化原则,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收购、兼并其他企业或者通过收购部分产权、以控股或参股等形式进入某一企业都是较为有效的调整资本结构的方式。“单靠自己的力量或直接投资不但容易拉长投资周期,增加投资风险,而且达不到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的目的,难以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杨纪强多次在集团强调这些观点。他是这么考虑的,也是这样努力实践的。
  1996年10月以来,黄河集团先后兼并、收购、控股了甘肃镇原、天水、泾川、酒泉,陕西渭南,青海光明,重庆垫江7家国有啤酒生产企业。通过技改扩建,黄河啤酒的生产能力由1996年的10.5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32万吨,1998年已经增加到38万吨。如果单凭自己的力量来扩大规模,总投资需4.4亿元,然而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本重组,黄河集团只花了1.16亿元。目前被兼并和收购的几家企业运行良好,不但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而且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黄河集团已在全国27个省市区建立了86个分支机构,形成了全国性的销售网络。“黄河”这个品牌的含金量更是被行内人士普遍看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