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高校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 本报邀请部分高校负责人研讨发展大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高校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
  本报邀请部分高校负责人研讨发展大计
  本报北京12月10日讯 记者温红彦、杨健报道: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走过的道路,展望新世纪发展的前景,今天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正在崛起的高校高科技产业”专家座谈会气氛异常热烈。来自教育部、科技部和北大、清华、复旦等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和有关负责人,就我国高校高科技产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年来,我国高校高科技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目前,全国高校科技企业已多达1500余家,年销售额逾千亿元。已经或正在筹建的高科技园区已发展到30多个。实践证明,高校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科研、教学改革的实践示范基地,它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探索了道路。
  参加座谈的专家们指出,我国高校高科技产业能有今天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知识创新优势、学科交叉优势,使得高科技产业不断壮大,逐渐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担当起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任,不仅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用武之地,其创造的巨大价值又给予了高校教学、科研和开发可观的回报。
  回首我国高校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历程,各校因地制宜,选择了不同的运作模式,如自主开发、校企联合、学校与地方共同合作等。然而殊途同归,众多高校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学校、面向社会,都逐渐向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相对独立的实体转化,涌现出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的股份制企业和上市公司。这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拓宽了风险投资的渠道,改变了以往重成果、轻转化的观念,理顺了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建立了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机制。一批起点高、实力强、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正在崛起。
  与会者指出,虽然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当企业不断壮大之后,如何处理好校企之间的关系,合理确立企业定位;怎样处理好知识产权拥有者、企业和学校三者间的利益分配;如何搞好高校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等,能否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已成为高校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才能加快我国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这次座谈会是由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和清华同方公司联合举办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