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社会形象》再看不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1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社会形象》再看不厌
  叶廷芳
  一种社会观念,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旦为习俗所接受,你就得就范,否则,那“人言可畏”就像一把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你的头顶。于是你不得不学会戴着面具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陷入的这种作茧自缚的悖谬处境,把现代人深深困扰,因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经常涉及的主题。最近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复排上演的墨西哥名剧《社会形象》(作者巴·萨·贝雷斯)就再次震撼了中国观众。
  一位以家庭教师为职业的女性,因为二十年前一次不幸的性经历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精心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为此她甚至把自己关在玻璃房子里,以向世人证明自己行为的无懈可击。不料有一天,一位前来“求教”的男士来到她的身边,以他职业的娴熟技巧和男性的魅力向她休眠多时的固有人性发起了进攻,尽管她起初步步为营,但在跌宕起伏的矛盾磨擦和唇枪舌剑的较量中,她的人性深处的灵犀还是被触动了,她的生命意识因而被唤醒。因为流行的社会意识和习俗观念毕竟泯灭不了她身上潜伏着的生命潮的涌动,从而她抛弃了为“社会形象”而定做的假面,恢复了她作为活生生的人本来应有的自然面貌。至此,那位男性,即那位“陪伴公司”雇员的任务照理已经大功告成了,然而不,当他向对方公开自己的社会身份时,他的“社会形象”却不能为对方接受了!她感到自己又一次上了当,于是她震怒,她悲愤。孰不知,男方此举却是他的真情的流露,是对她爱的开始。原来,当他以巨大热情撞开她人性茧壳的时候,看到她的鲜活生命洋溢在她天性中的绚丽光彩,他自己深层的真实情感被激发了。最后两人又一次拥抱在一起,这是两个灵魂的相融,是彼此精神升华的结果。
  这是一出双人戏。作者用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形式,紧凑而别致。他用似是而非、亦是亦非的审美情趣设置戏剧冲突和悬念,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担任此剧导演的是近年来引人注意的青年艺术家廖向红,她勤奋,有追求,先后执导的《安多拉》和《青春的觉醒》等都受到好评。《社会形象》这出戏虽然十年前青艺有过成功的演出,但廖导在尊重别人有益经验的同时,在舞台二度创作中却有自己的独特思路。她着重在人物特别是女主人公的性格把握和心理控制上下功夫,尽可能把“这一个”女“单身贵族”那种既孤高又矫情、既封闭又情欲未泯的双重人格的复杂而微妙心理展现出来。为此她安排另一名演员扮演女主角的“隐形角色”,表现她本性被压抑的内在一面,以与那个戴着正人君子面具的外在“社会形象”相对照,二者时而分开,时而合一,别有意思。担任女主角的演员功底颇为扎实,在体现导演构思和对角色的心理把握上是比较出色的。舞美设计也是可取的。如果在全剧的表演性上能再加强一些,男主角的表演再放开一些,并增加某些动作和细节的幽默感,此剧当更为光彩照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