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灾民新房暖融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4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飞杯现场短新闻征文

  灾民新房暖融融
  新华社记者 齐海山
  时至隆冬,记者来到今年遭受严重水灾的吉林省西部松原市、白城市。记者看到,这些地方被洪水毁坏了房屋的灾民,如今已住上了新房。他们的新居温暖、宽敞、明亮,灾民新村还同时建设了学校、医院、商业区,电话、有线电视、压水井也应有尽有。所到之处,灾民们都说:“这样的住房,算得上我们这儿农村眼下最好的了。”
  白城市洮北区岭下镇的岭东新村,是灾民安置住房标准较高的村子。灾民王学东对自己的新房非常满意:一家五口住进了四间78平方米的大瓦房,房间内按照城里人的住房格局,间隔成了几个房间,包括储藏室、居室、厨房、厕所,但门前的院子还像以前那样宽敞。这套院落王学东共投资1万元,地方政府配套1.1万多元。像这样投资两万多元的住房,王学东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自己是盖不起的。”
  洮北区民政局党委副书记于淑霞说,洮北区根据灾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灾民住房有砖混、砖瓦、砖土等三种建筑类型,而且新村建设都按现代新型农村住宅进行设计,各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现在灾民住的房子体现了以后农村住房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吉林省在抗洪抢险胜利结束以后,就把精力集中到灾民安置、生产自救上来,加快速度按高标准为灾民建设住房,争取一步到位。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座座新型村落就会出现在肥沃的黑土地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