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推进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5
第3版(专页)
专栏:

  推进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
  中央文明办副主任 胡振民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同志立足全局,高瞻远瞩,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辟地阐明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这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全部历史经验的最高总结,是指引我们胜利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问题中,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从多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坚强决心,大大增强了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两手抓的自觉性。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是我们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大成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成果。经过改革开放20年伟大实践的洗礼,中华民族彻底摆脱了以往自我封闭、裹足不前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自主自立等现代意识大为增强,奔小康、求富裕、讲文明成为共同追求。亿万群众发扬传统革命精神和新时期艰苦创业精神,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公民素质普遍提高,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服务不断完善,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市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为我国文化园地带来了复兴繁荣的春天。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精神文化产品从极度匮乏到空前繁荣。一大批弘扬时代精神、艺术质量上乘、受到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充分发挥了鼓舞人民的作用。以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为主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宣传文化事业进入全面发展的兴盛时期。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推进跨世纪的精神文明建设。(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