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5
第3版(专页)
专栏: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进展
  国家经贸委秘书长 蒋黔贵
  回顾20年来的改革,是围绕国有企业的属性、功能、作用这一重要问题展开的。20年的改革是极其深刻的。通过改革在国有企业、职工自身,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和调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一是从观念上看,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捧“铁饭碗”、“等、靠、要”的状态已经改变,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的机制逐步建立,企业能生能死,职工能进能出,职工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承受能力大大提高。
  二是从企业自身看,国有企业已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附属物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人实体。
  三是从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看,政企分开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是从发展思路看,随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的增加,在从短缺经济条件下的单纯数量扩张的发展思路转向买方市场条件下控制总量、调整结构,通过实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进行“三改一加强”的发展的思路。
  五是从宏观经济调控看,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到综合地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为各类企业进入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国有经济发展壮大。1978年至1997年,国有工业总产值由3289亿增加到29759亿,增长了8倍多;资产总量年平均增长15.5%,到1997年底,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增加值和实现利税分别为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59.9%、46.2%、49.6%、46.9%。今年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等一系列困难,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可望实现9%,实现利润400亿左右。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方针、目标已经确定。即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即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有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特别是全体国有企业职工团结奋战,一定能克服目前的困难,去实现3年改革与脱困目标。(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