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资本开放 资产转让 公私联手 法国国有企业积极转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5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资本开放 资产转让 公私联手
  法国国有企业积极转制
  本报驻法国记者 马为民
  诗人海涅说过:“整个法兰西都是巴黎的郊区。”此话形象地点出了法国的中央集权之甚。这一特点见诸于政治,也见诸于经济,国有经济比重大就是突出表现。这是法国的国情。它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起过其历史作用,不好乱断是非。
  80年代中期开始,在自由市场经济思想主导下,法国历届右翼政府都把私有化当作要务,以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而轮到左翼掌权,就显得羞羞答答,大体执行密特朗的“两不”政策,既不搞国有化,也不搞私有化。然而,若斯潘“多元左翼”政府执政一年多来,通过资本开放、资产转让、公私联手等方式,对十几家国有大企业实行资本重组,转变其体制,实际上突破了密特朗的“两不”政策。若斯潘政府的新举措有:
  ———10月29日,宣布国有里昂信贷银行明年10月之前完成私有化,以兑现对欧盟的承诺。年初,国家将为该银行设立一个“伙伴股东集团”(即过去所称的“核心股东”),该集团随后对之增资80亿法郎,并购进国家的部分股权,所控股份将不超过33%。然后,国家向市场出售它尚持有的部分股份,国家的最终持股不超过10%。
  ———11月7日,国有法国电讯公司决定第二次“开放资本”,出售国家的部分股权,总额约400亿—450亿法郎,并向德国电讯公司职工出让占资本2%的股权,德方给以同样回报。国家的股份将由现在的75%降至62%,职工的占3%,个人和机构的占近33%。
  ———11月10日,国家、国有宇航集团、私人的达索工业集团三方达成协议,国家把它在达索飞机集团中所拥有的46%的股权,年底之前转让给宇航集团。此前,宇航集团已决定明年1月1日同私人的马特拉公司合并,国家在新公司中的股份将低于50%,但拥有“金股”。
  ———11月底,国有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决定,12月3日向法、日、美4家同行公司开放30%的资本,4家各占7.5%,第二步将把近40亿法郎的资本投放市场。
  从这几个实例看,政府的做法不尽相同:对里昂信贷银行,采取同80年代相似的做法实行私有化,但国家仍掌握少量股权;对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和电讯公司,虽然都沿用1991年4月4日政令所载的“开放资本”,但对前者,政府拟用两三年完成私有化,而关于后者,国家“不再出售股份”;在宇航工业方面,则让国有企业同私人企业合并。对于这些举措,法国传媒依然着重从所有制角度看待,《世界报》还说,现政府在私有化上比前右翼政府干得还欢。不过,财经部长施特劳斯—卡恩11月25日重申:“私有化丝毫不是(政府的)一项目标。”而且今年4月,原来的“私有化委员会”已更名为“参股和资产转让委员会”。所以,与其笼统地称它们为私有化,还不如概括为转变企业体制。
  80年代中期,法经历过第一个私有化浪潮。说它是浪潮,一是势头猛,像是搞“运动”;二是伴随着激烈的经济思想或曰意识形态之争。而今,对如此规模的企业转制则很少争论。原因显而易见,私有化本来就是右翼的主张,如今左翼的政策取向近乎萧规曹随,自然没多少好争的。连参政的法共也不再视公共服务部门的“开放资本”为“禁忌”。
  财经部长施特劳斯—卡恩最近在伦敦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解释过“欧洲新左翼的经济学说”:市场是现代经济的基本机制,政府应避免干预市场运作;市场又并非是绝对无误的,政府必须在构筑市场上负起责任,以确定和推行基本规则并纠正偏差。他还说:“欧洲左翼已经同不信任市场和干预主义的长期传统决裂。它不再把政府对一切了如指掌、政府不受利益集团影响当作公设。但与此同时,它丢掉了对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一切顾虑,当改革市场结构证明是必要时,它就着手改革。”这无疑反映了法国政府的经济思想,有助于理解法国当前的国企转制。
  欧洲一体化加深和国际竞争加剧,则是法国国有企业转制的外部原因。欧元启动在即,欧洲统一资金市场将应运而生,泛欧交易所也在酝酿中。从目前看,外部资金也很可能涌入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高技术产业属资本密集型,没有雄厚资本,谁也难以立足。而法国国有经济比重大是它充分利用这个资金市场的障碍,所以必须“重组工业”。西方企业合并热的动力之一也是集中资本。另外,法国此前只对竞争性工商企业实行私有化,不触及公共服务部门,而电讯公司的资本开放表明,它在突破这个限制。原因是,欧盟要求其成员国放开对能源和运输等一些公共服务部门的控制,英国电讯公司同美国的AT&T联手,也是一种外部压力。联系到法国政府的上述经济思想,它也有顺水推舟之意。
  面对国际竞争特别是美国的攻势,欧洲只有联合这条路,才能建立“欧洲工业空间”。以航空航天工业为例,波音兼并麦道,使欧洲产生了危机感,英法德的3家宇航集团酝酿合并。但英德以法国的集团系国有为由,用两家联手逼法国动作。法国宇航集团同马特拉合并、国家向宇航集团转让在达索的股权,就是对此做出的反应。法国说,这是为了让法国公司以“紧密协调的方式”参与欧洲的相关讨论,以组成欧洲宇航集团。不便明言的恐怕是,让自己的三大公司联手,就能在拟议中的欧洲集团中居主导地位。然而,英德若坚持两家联手,法国的算盘就会落空。这再次表明,欧洲各国在积极联合,以应对外部竞争;同时又在激烈较量,为自己争得更大利益。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