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7
第5版(政治·科技·文化)
专栏: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
  中国社科院
  本报北京12月16日讯 记者孟宪励报道:畅谈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历史意义,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顾2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全面振兴和空前繁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召开座谈会,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出席并讲话。
  李铁映说,2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历史上两件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历史事件。真理标准讨论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解决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我国现实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使我国走向振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着眼于政治上拨乱反正,确立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两件大事值得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反复学习,从政治、哲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进行总结。谈到20年间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李铁映说,这个期间产生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全国人民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探索中华振兴之路百年以来的新认识;这个期间还实现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顺利交接,诞生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李铁映指出,20年的改革开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我们迈向下一个世纪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经过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12亿中国人民形成了共同的理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按照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中华民族必然会更加繁荣富强。
  会上,来自哲学所、经济所、工经所、农村所、法学所、世经所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科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发了言。
  教育部
  本报北京12月16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教育部今天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研讨会,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等出席会议,并向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者颁奖。
  研讨会的主题是回顾、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跨世纪发展的思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4所高校的副校长围绕高校社会科学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的主题作了发言。与会专家学者还分组就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问题开展研讨。教育部第一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入选者座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思路。
  中国气象局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李佳路)今天,中国气象局举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座谈会。
  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说,经过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总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比较现代化的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遍布全国的2600多个台站组成了独具特色的气象台站网,部分气象灾害多发省份还建立了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气象服务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年间,我国已逐步建立了天气预报、警报、气候分析应用、科技辐射、农业气象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等多种现代化手段的气象信息技术服务系统。到1997年底,全国气象部门从事科技服务和综合经营的人员已分别占到职工总数的22.6%和14.6%。1997年全国气象科技服务的创收总额是1992年的3.36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综合经营创收总额是1992年的近4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