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巧借东风上层楼——体育市场开发与新闻传播战略研讨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巧借东风上层楼
  ——体育市场开发与新闻传播战略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李中文
  颇具规模的体育市场开发与新闻传播战略研讨会,1月6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研讨会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使与会者感到收获甚丰;新鲜活泼、别开生面的会场气氛,更令与会者意犹未尽。而在此次研讨会中与会者最为关注的有关如何发展体育产业的几个问题,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体育产业到底是怎样一个概念
  我国的体育产业在80年代初就已经萌芽。1996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中国的体育应该“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办体育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从此,人们可以大胆地讲体育产业,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道路,但对体育产业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始终缺乏统一而明确的认识。
  时至今日,体育产业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在此次研讨活动中,有代表指出,发展体育产业,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可以进行产业化发展。对于学校体育、军队体育等,仍应以国家投资为主,以扶持其健康发展。而对于群众基础不错、体育消费需求看好的项目则应加快其产业化的步伐。这就需要尽快为体育产业明确概念,分清层次,以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体育产业的萌芽阶段,可以边实践边摸索着发展,但现在已经到了寻找规律性的东西,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时候了。这需要体育界、企业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也需要理论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尽早加入体育产业的研究中来,以改变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尴尬。
  生存和发展的辩证法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其迷人的魅力已为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体育市场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如何合理开发这一市场,确保投入与产出、开发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有必要及早引起重视。对此,与会者在研讨中更多地表示了“如果不规范体育产业市场开发的秩序,会把这一市场做坏”的担心。
  来自企业界的代表指出,在推进体育产业化的过程中,社会各界都应有平等的机会一显身手。正奥体育集团副总裁李敬则认为,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建立完全公平竞争的环境是很难的,但开发体育市场必须规范运作,使各个方面共同受益,形成投入产出良性循环。
  在推进体育产业的过程中,如何使一些偏冷的中小运动项目尽早进入状态,也是研讨会上大家议论较多的话题。与会代表认为,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社会各界也许还有可能扶持一下这些项目的发展,但当市场发育较为成熟时,就要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这就需要这些项目的管理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既要生存,更要发展,防止将市场做滥,留下别人无法收拾的残局。
  体育产业发展应与国际接轨
  在一些国家体育产业运作的成功经验中,合理利用电视转播权、着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始终是其最耀眼的闪光点。而在我国,电视转播权长期处于无偿使用状态。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刚刚起步,亟待与国际惯例接轨。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按照国际惯例,重大体育赛事的转播权归属于大赛主办者。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目前已成为国际奥委会的一个巨大财源:1960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为40万美元,而NBC买下2000年—2008年冬夏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合同金额为35.5亿美元。正如ISL公司代表指出的那样,一些国际重大赛事的收益中,赞助费和票房收入大约只占到40%,这两者的可变因素又很多;而电视转播权却可以占到60%的收入份额,且具有稳定性。但在我国,1997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八运会,组委会与中央电视台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最后双方商定:中央电视台分给组委会分钟时段,其广告收益归组委会。这一微小的突破使我国体育赛事的运作朝国际惯例迈近了一小步。在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方面,我国知名运动员做广告已屡见不鲜,但一直没有健全的法规来管理。绝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也还处于产品经营阶段。可见,无形资产开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尽管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但这一产业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趋势已曙光初现。因此,与会的代表相信: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