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让我们敲响希望的钟——1999新年音乐会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17
第12版(文化)
专栏:

  让我们敲响希望的钟
  ——1999新年音乐会展望
  本报记者 卢新宁
  如果你是中华儿女,1998年12月29日,无论你在何处,请在这一天回过头来,向着东方那块熟悉的土地,凝神注目。
  如果你恰好在北京,请在这一天来到人民大会堂。在暮色苍茫的时刻,在京城轻吹的风中,侧耳倾听。
  在新世纪的门槛前,穿越百年沧桑,来自各地海内外华人艺术家第一次走向同一个舞台,在“华夏世纪情”1999新年音乐会上,用世界上最优美纯净的语言———音乐,表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团聚和希望。
  音乐盛会:凝聚一个民族的深情
  我们的面前摆放着这样一份节目单:
  中国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澳门室内乐团、台湾省立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合唱团、中国广播艺术团合唱团、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合唱团、香港圣乐团、香港明仪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合唱团13个艺术团体将联袂演出;
  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指挥陈佐湟,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团长、指挥陈澄雄,香港小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叶聪,澳门室内乐团音乐总监、指挥袁方,以及著名钢琴家石叔诚,女高音歌唱家傅海燕,澳门女中音歌唱家杨洁,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等将同台献艺;
  500多位华人艺术家将在辞旧迎新这一特殊的时刻,向8000多名观众传送深情。
  超强的阵容、空前的规模,使得“华夏世纪情”新年音乐会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室内新年音乐会。它隐含着一个强烈的时代主题: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时,在港澳已经或即将回归、海峡两岸经贸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之际,中华民族用这种仪式,向世界昭示心心相印、苦乐与共、团结合作的渴望和信心。
  “金石管弦汇京华,黄钟大吕绕华夏,手足之情深切切,携手欣迎世纪霞。”这是著名指挥袁方从澳门为音乐会写来的一首诗,字里行间蕴藏着真情。而张建一为能从美国赶回来参加音乐会,像其他音乐家一样,推掉了早已安排好的年终演出。他们是声名显赫的艺术家,更是一个中国人。
  筹划此事的北京北辰创新高科技城等3家大型科技文化企业则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慷慨解囊,承担起承办这台意义重大的世纪音乐会的重任。为使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盛会顺利举行,北辰创新高科技城抽调精兵强将悉心协调每个环节,光是印制节目单就花费了16万元,因为他们找的是中央工艺美院一流的设计家、中国最好的印刷公司。而闻知此事的厦门市政府也想方设法地为这次演出提供支持,发挥侨乡的优势,尽力促成华人艺术家的大团圆。
  世纪情怀:唯音乐表达纯粹的情感
  负责整个曲目设计的陈佐湟先生为突出显现中华民族和平团结的主题,最终确定音乐会以演奏民族交响乐作品为主。他精心选择了两岸三地音乐家的代表作品,特别是采用了不少现代作家的作品。这使音乐会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开创了在新年音乐会上以民族风格演绎交响音乐的先河。
  音乐会将由台湾现代作曲家吴丽晖的《中华民族序曲》开篇,气势恢宏;然后是由香港陈咏华作曲的《晨曦》、人们熟悉的《黄河大合唱》选段《黄河颂》,以及中国民谣组曲《阿里山的姑娘》、《太阳出来喜洋洋》;最后由参加演出的5个交响乐团和所有合唱团500余人共同演出《欢乐颂》,将音乐会推向高潮。新年音乐会上这样的曲目安排在世界各地并不多见。
  陈佐湟感慨,近十年来,无论在交响乐的创作、演奏,还是指挥演唱上,华人艺术家都已不仅处在简单的继承地位上,他们令世人瞩目的音乐才华已在为推动和发展人类音乐文化传统做贡献。遗憾的是,多年来,华人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并不太多。这次音乐盛会创造了这样一个沟通和展示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对全球华人艺术家的一次检阅。
  文化盛典:构造中国人的音乐生活
  著名音乐评论家金兆钧认为,“华夏世纪情”或能表明,新年音乐会在中国不再仅仅是一种引进形式。
  举办新年音乐会自欧洲始,亚洲经过10年演练有了一些探索,而“华夏世纪情”新年音乐会将给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新年音乐会带来新意———除了迎新之外,每个国家的新年音乐会还应该通过音乐这种无需翻译的国际语言,体现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如果只能演奏外国人的作品,势必难以持久。
  这或许是“华夏世纪情”蕴藏的又一层深义。它引发了我们对新年音乐会乃至我们的民族文化建设的深沉思考。
  新年音乐会是一种仪式性很强的活动。而一个成熟的民族应该寻找一种具有庄严的仪式感、冲击力并体现国民文化品位的形式,来传载自己的文化精神。举办新年音乐会因此被不少人郑重地视为一个文化建设的课题。6年来,日渐富庶的中国人已经逐渐习惯了在传统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喜庆喧腾之外,接受一台庄重高雅的新年音乐会,并把它视为一种文化品位和追求。
  一些艺术家希望“华夏世纪情”这样的尝试能够在将来一直保持下去,在听众的选择中逐步形成一个能够得到广大民众认同、足以显现我们民族喜庆仪式特点的新年音乐会曲目,在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作为一种文化庆典,抒发华夏民族的情怀。
  我们因此期待12月29日。期待这块土地上能够用美丽的音符展现那万众一心载歌载舞的民族狂欢。
  让那流泻在人们心头的热望,那奔涌着亿万华夏子孙渴念的旋律,凝聚成一股力量,去撞响新世纪的钟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