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阅读
  • 0回复

青海:大力治理江河源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0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务实之笔”

  青海:大力治理江河源头
  编辑点评
  长江和黄河都源于青海,青海人民为保护江河源头这个“中国的水塔”做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治理江河源头是一项充满艰难的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不怕吃苦,勇于探索,要有科学精神。青海下大力气治理江河源头,这是具有远见卓识和大局意识的行动。看准了的事情,坚持下去,必有成就。
  本报西宁12月19日电 记者马应珊报道:青海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为了遏制和治理江河源头的沙化,青海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在江河源头流域狠抓草原建设,大搞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电力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干流在青海境内长达1959公里,流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长江在青海境内长达1206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由于特殊的高寒干旱环境,加上人为的因素,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程度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6%,这不但制约了青海经济的发展,也对长江、黄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青海把治理江河源头工程作为全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3月,省委书记田成平、省长白恩培带领各有关部门领导到北京邀请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专题召开了“黄河、长江源头地区生态建设与青海资源开发座谈会”,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使全省各级领导更加明确了保护和治理黄河、长江源头生态环境是实现青海及江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条件。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集中使用资金,不断加大对治理江河源头的投资,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实施了在牧区建设亿亩草原,在长江、黄河和湟水流域植千里林带,在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搞百万亩丰产田的发展规划。今年,青海省投资1.427亿元,用于草原基本建设,主要在长江、黄河发源地的玉树、果洛等6个藏族、蒙古族牧区州狠抓了草地围栏、人工种草、牲畜温室棚圈、牧民定居、通水、通电、通路为主要内容的“四配套”草原防灾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已改良治理退化、沙化草地5814.7万亩,飞播和人工种草1057.27万亩,建成围栏草场2347万亩,扩大和改善草地利用面积1527.9万亩,这对保护江河源头生态,过滤拦截泥沙入河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青海省紧紧围绕黄河、长江流域治理工程,把人工造林作为重点来抓,目前在江河流域和湟水流域人工造林面积已达11.74万公顷,封山育林16.2万公顷,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5.6万公顷,减轻了泥沙对长江、黄河的威胁。
  今年,青海又在长江、黄河、湟水河流域超额完成16万亩的“坡改梯”农田基本建设任务。近几年来,还在长江、黄河流域建成拦洪坝624座、水库140座、涝池653座,总库容量达5.25亿立方米。新建和改造农田灌溉渠道10837公里,建成农田供水管道8958公里,扩大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65万亩。青海粮食、油料在前两年连续夺得大丰收的基础上,今年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