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核竞赛激化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2
第6版(国际)
专栏:

  核竞赛激化矛盾
  本报驻印度记者 李文云
  南亚
  今年5月,印巴两国先后进行了系列核试验,南亚次大陆核军备竞赛风云骤起,举世关注。
  印度是此次南亚核军备竞赛的始作俑者。新上台的印度人民党政府,在国内党派矛盾激化的巨大压力下,逆历史潮流而动,于48小时之内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试爆了一个裂变装置、一个热核装置和3个低能量装置,取得了印度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核能力。
  印度进行核试验的目的是想当核大国,进而称霸南亚。它造成了严重后果。作为对抗措施,巴基斯坦于5月28日、30日先后进行了6次核试验。世界舆论认为,印巴核军备竞赛导致南亚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使印巴“这对多年的宿敌面临核对抗的危险。”
  印巴两国长期不睦的根源、南亚紧张局势的症结,在于克什米尔争端。印度进行核试验之后,印度政要宣称南亚的地理战略形势发生了变化,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应放弃其反对印度的政策”,导致印巴间的敌对情绪进一步升温;另外,印巴的核试爆还使国际社会全面禁止核试验和不扩散核武器机制面临严峻挑战。一些“核门槛”国家可能仿效它们加速研制核武器,有的国家会坚持核选择,推迟或者拒签《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核不扩散条约》;第三,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实行国际制裁,对印度、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使两国生产下滑、通货膨胀率上升、出口减少。
  印度进行核试验后,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为核大国,并要求国际社会予以承认,但遭到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否认。5个常任理事国于6月4日在日内瓦发表了联合公报;随后,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172号决议,两个文件谴责印巴进行核试验,要求两国立即停止核试验,放弃核武器化及核部署,立即无条件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核不扩散条约》。所有这些,体现了国际社会通过共同努力缓和南亚紧张局势,维护防止核扩散机制的决心。
  南亚核军备竞赛的出现,印巴矛盾的激化,使美国调整南亚政策、缓和该地区紧张局势的努力受挫,也对美国政府寻求的核不扩散政策目标形成威胁。
  5月以来,印美间已进行了7轮双边对话,美巴进行了5轮会谈,实际成果不多。尽管美国在11月6日宣布部分解除对印巴经济制裁,但印度并不满意,在11月20日结束的印美罗马会谈中,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问题上没有任何让步。
  印美相持是由于双方在会谈中都步步为营:美国作为冷战后的唯一超级大国,要维持国际裁军与核不扩散机制及大国间就此达成的共识的现状;印度人民党政府为完成其核武器化计划,拒绝无条件签署两个条约,以期维持自封的核国家地位。而巴基斯坦则把签约与克什米尔问题挂了钩。美国务院发言人鲁宾曾明确表示,美国的长远目标是帮助解决造成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克什米尔问题。美国下一步如何从美印相持中突破,如何说服印巴两国尽早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以维护核不扩散体制,国际社会将走着瞧。(本报新德里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