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结束过去 走向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3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结束过去 走向未来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陈滋英
  1999年12月20日,我国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历史上又将出现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大喜日子。
  在人民共和国50大寿之年,澳门回归祖国,继香港之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个特别行政区,这是中华民族企盼已久的盛事,标志着脱离母亲怀抱以世纪而计的澳门,将从此迈入发展的新纪元。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以后,它被葡萄牙逐步占领。葡人先是以进行贸易为名在澳门半岛停靠船舶,继而大量涌入,以各种手段长期居留。1840年鸦片战争后,他们又乘清朝政府战败之机,扩大对澳门半岛的占领,并进而相继侵占了澳门两个离岛,即氹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政府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它处无异”。在这之后,葡长期占领澳门并把澳门划为葡国领土。1976年,葡国修改宪法,将澳门作为葡萄牙管辖下的特殊地区。
  中国人民从来不承认上述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多次阐明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澳门问题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并一贯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1972年,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的信中,重申了中国政府的立场,指出:“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地’范畴,因此,不应列入反殖民宣言中适用的殖民地区的名单之内。”在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的建议下,联大通过决议,批准了从殖民地名单中把香港和澳门删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香港和澳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小平同志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开辟了通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胜利航道。
  1979年,中葡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谈判建交时,两国政府达成原则谅解,肯定澳门是中国领土,归还的时间和细节,将在适当的时候由两国政府谈判解决。
  1984年,中英两国通过谈判圆满解决了香港问题之后,中葡两国通过谈判解决澳门问题的条件也完全成熟。同年10月,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到澳门问题将会与香港一样,以同一个方针解决。次年5月,两国同意于1986年上半年开始举行正式外交谈判。经过了近9个月的四轮谈判,中葡两国于1987年3月达成协议并于同年4月13日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响亮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继香港之后,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又一成功范例。它再一次证明,小平同志创立的“一国两制”伟大方针,是完全实事求是的,是富有无限生命力的。港澳问题相继圆满解决,对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澳门同胞的积极参与和12亿中国人民的支持下,正在为筹备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事情而全力工作,并已取得重要进展。负责产生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可望于明年适当时机成立。在澳门过渡时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希望葡方加强与中方合作,做好后过渡期尚未完成的各项事宜和政权交接的准备工作,以利澳门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这既是联合声明的要求,也是葡方自己的利益所在。
  我们对澳门的美好明天充满信心。港澳回归的实践无不证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贯彻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坚定不移。澳门回归后,随着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胜利地推向21世纪,澳门这颗祖国的南海宝石一定会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