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老气象话新气象——访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4
第11版(科技)
专栏:

  老气象话新气象
  ——访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
  林立
  人们多用“新气象”来形容生活新面貌。采访中国气象局的温克刚局长,谈的是改革开放20年气象事业的成就,“老气象”谈“新气象”,可谓意趣横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温克刚已经在山西省气象部门工作了16年。从气象台的预报员干起,温克刚对当时落后的条件深有体会。“那时候气象预报最主要的手段是天气图。各观测点把数据报上来之后,我们负责把它绘制成天气图。然后半经验半理论地进行外推,有时候也根据统计相关的原理作一点模式分析。总的来讲是比较粗糙的。对于长期趋势分析和短时间突发性天气,我们报不了,也根本不敢报。”
  1969年,天津渤海石油平台因天气异常发生重大事故。周恩来总理指示,一定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可是在动乱年代,这一工程严重延宕。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当时的中央气象局党组也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之路。”70年代,先是接收处理国外气象卫星资料。80年代以来,“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使我国跃居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温克刚说:“自从有了卫星云图,我们就没有漏报过台风,去年,11号台风于8月10日在关岛以东洋面生成,8天之内卫星始终跟踪了这一近年来威力最大的强台风,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从“七五”开始,气象部门就组织了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建设。现在数值预报的时效从以前的2到3天提高到现在的5到7天。数值预报需要巨型计算机的支持。中央气象台采用的克雷和银河—Ⅱ计算机,都是当时能够采购到的最先进的机型。
  雷达方面,从711型模拟型雷达,到数字化雷达再到多普勒雷达,气象部门的雷达系统不断更新。而卫星通讯系统,使气象部门数据传递大大加快,信息量扩大了上百倍。在历次灾害性天气中,气象部门的减灾防灾能力大大增强了。“现在我国的气象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中达到了领先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至少缩小了30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