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中国交响乐团欧洲巡演 迈向国际音乐市场的第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5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中国交响乐团欧洲巡演
  迈向国际音乐市场的第一步
  光明日报记者 单三娅 本报记者 丁振海
  中国交响乐团于11月12日至26日在德、奥、英三国九城市进行了九场商业性巡回演出,使中国交响乐第一次真正进入了欧洲主流演出市场。
  是不是真受欢迎?
  在中国交响乐团访欧期间,记者发回了不少现场报道,忠实地记录了演出盛况。回国后,不少人见到记者,第一句话就问:“是真的那么受欢迎吗?”问题提得不无道理。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的京剧、杂技等民族艺术在国外受欢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交响乐是西方传统,中国交响乐团又是一支如此年轻的队伍,而此次又不是像往常中国艺术团体出国演出那样被隆重推出,而是以商业演出的形式进入正常的音乐季销售,所以对于记者从国外发回的报道,有些人不能不在心里打折扣。
  可以说,如果不是身历其境的话,很难想象中国交响乐团在欧洲演出时受到观众欢迎的盛况。维也纳之夜最令人难忘。生活在音乐之都,按说维也纳的观众最见过世面也应是最苛刻的,但11月17日,在维也纳音乐厅,我们却看到了最可爱最热情的观众。中国乐曲《咏雪》一起,他们马上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认真聆听的状态,而且从他们的表情可以判定,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是一支颇具实力的乐团。如果说上半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之后观众的掌声主要是献给三位德国独奏家的话,那么,下半场《图画展览会》和三首加演曲目之后,掌声更为热烈,表达了观众对中国交响乐团水准的肯定。
  在不来梅、雷根斯堡、罗森海姆、加米什、纽伦堡、法兰克福、伦敦、牛津,我们经常感到奇怪,为什么白天有时几乎见不到人,可是到了晚上,竟冒出那么多人来听音乐会?在罗森海姆,中国交响乐团演出的前一天,就在同一个音乐厅,是夏尔·迪图瓦指挥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出;在维也纳,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出海报旁就是伦敦交响乐团的海报。虽然有世界著名乐团与在欧洲还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交响乐团前后脚演出,但并不用担心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出就没人看了。在德、奥两国七个城市,观众几乎是清一色的外国人,平均上座率为百分之九十五(在维也纳达到百分之九十八)。
  拿到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中国交响乐团首次赴欧演出,用艺术总监陈佐湟的话说,“不无压力”。压力何来?压力来自欧洲这个交响音乐发源地几百年的强大传统,压力来自欧洲人对这份文化遗产的偏爱与自豪。这次巡回演出所到的德、奥、英三国,都是产生了无数音乐大师和培育出许多著名乐团的国度,那里的普通百姓,岂止是热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与这个传统相比,中国交响乐团实在太年轻了,即使加上中央乐团的四十年,也依然资历太浅。
  欧洲经纪公司为了增加此次中国交响乐团演出的票房号召力,精心选择了著名小提琴家拉宾和在欧洲很受欢迎的德国芬塔尼三重奏组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从不来梅的首演可以看出,拉宾的缺席并未使那天本来奔着拉宾而来的观众减少热情;而在维也纳的演出中,下半场乐团演出的《图画展览会》赢得的掌声远远超过上半场有芬塔尼三重奏组加盟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以至于当地推广人兴奋地对中演公司李津说:“今天最精彩的是下半场。”
  乐团的成功也就是欧洲经纪人和剧院经理的成功。如果说演出前他们对中国交响乐团并没有很大把握的话,那么在演出后,他们凭着多年积累的艺术鉴赏力和市场洞察力,无一例外地对这个乐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所有人几乎都向陈佐湟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希望尽快再来欧洲,我们一定再与你们合作。有两家公司甚至因为争夺中国交响乐团下次的经纪权而吵了起来。中国交响乐团在欧洲得到的肯定、尊敬与赞赏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交响乐团在重新组建后两个多音乐季中,马不停蹄地演出过一百套左右的音乐会曲目,与八十位国际著名和有影响的音乐家合作过,为宝丽金唱片公司录制了三张激光唱片,这个工作量对于外国职业乐团来说也是不多见的。这些强化训练和积累,可以说是为此次欧洲之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感受良好的欣赏氛围
  在欧洲演出大获成功,并不说明中国交响乐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对于这一点,艺术总监陈佐湟和全体演奏员始终十分清醒。但是,中国交响乐团确实在欧洲演出中发挥了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应该说,这直接有赖于当地的音乐欣赏氛围,其中包括观众反应和音乐评论。在音乐中熏陶长大、听遍所有世界著名乐团的德、奥、英观众,并没以挑剔的眼光去听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十分陌生的、年轻的亚洲乐团的演出。他们心态平和、宽容,既能够听出每个微小的纰漏,也关注乐团的演奏实力和指挥对整体风格的把握。
  欧洲的音乐评论,素以严谨公正见长。此次访欧,中国交响乐团的收获之一,就是听到了来自当地报纸尤其是像《泰晤士报》、《法兰克福汇报》这样的权威报纸的评论。在这些评论中,既有对乐团整体水平的赞扬:“它的演奏完全像是一支非常成熟的乐团”,“这场演出将无逊于许多与勃拉姆斯传统具有更深渊源的乐团”(《泰晤士报》),“由拉威尔巧妙配器的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被指挥家们看成检验乐队技术水平的试金石,中国交响乐团的所有声部都显示出简练和准确性,以及细致的配合和富有力度的灵活性”(《法兰克福汇报》);又有对乐团演奏风格的评价:“乐队气势磅礴,但总是保持着含蓄,尤其是在神秘的极弱奏段落展示出卓越的技巧”(《纽伦堡日报》);还有对指挥功力的评价:“乐团得把这一切归功于精力充沛、指挥精确而又充满感情的陈佐湟博士,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美国式的阐释以及亚洲人对西方音乐的态度”(《加米什报》)。当然,有些报纸也点出了乐团演奏上的不足之处,比如“第一乐章开头稍显粗糙”(《泰晤士报》)等。欧洲报纸对中国交响乐团的评价,甚至超过了我们自己的估计。这种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中肯善意的音乐评论风格,无疑对一个乐团水准的发挥以至成长发展都会起到推动作用。这样的评论和欣赏氛围,恰恰是我们音乐生活中所缺乏的。
  中国交响乐团此次欧洲之行,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起点。出访前,江泽民主席亲切地为乐团题词,音乐家也没有辜负江主席的期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