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从苏联展览会看苏联的陆上交通运输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19
第2版()
专栏:

从苏联展览会看苏联的陆上交通运输业
傅冬
在苏联展览会工业馆的东面有个大院子,院里摆着许多汽车:有像小房子一样大的自卸运输车、漂亮的吉斯牌小汽车,有轻巧的莫斯科人小汽车,也有最新式的消防车、带跨斗的摩托车……。
不论雨天或是晴天,那儿经常挤满了人。那些人民解放军战士、干部、学生或市民一走到这儿,就被那红红绿绿的汽车吸引住了。特别是工人,到了这儿往往舍不得离开。他们围住那辆载重二十五吨的自动卸货卡车,看它怎样一上一下,用大斗子来卸货。人群中不时发出这样的赞美声:“这家伙,别瞧它块头大,动作可真灵活!”“美国最大的汽车才载重七吨!”有些人还爱走到车跟前比比自己有没车轮高。有些人一面看一面不停地发问:“它能拉多重的东西?”“它开起来重不重?”弄得讲解员不知该先回答那一个好。讲解员告诉大家:这辆车的车轮所以设计得这样大,是为了使它在工地上走起来更加方便。它也很结实,能经受住强烈的撞击。这车烧的是柴油,马力大(有三百匹马力),又省钱。它的电流电压也很大,容易发动。车厢里装有液压加力器,车开起来和小汽车一样轻,一个很小的弯子都能拐过来。车上的刹车那么灵便,不管车开的多快,只要把刹车轻轻一踩,车马上就停了。
讲解员说到这里,某些有经验的人就议论开了:“在我的经验中,许多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汽车,刹车三天两头坏,没见过这样结实的!”
“我只见过载重七吨重的卡车,马力既小还得用汽油;要是在车上连续开四个钟头,胳膊就酸痛得抬不起了。碰上个小弯子,得倒回去。”
有的观众想更多知道一点,就去找安装汽车的同志。回答是:这个大卡车能在三十秒的时间里自动卸完二十五吨的货物;如果用人力的话,就需要五百个人,而所需时间则是两分钟。这种能顶八个大卡车用的车子,在苏联建造大水力发电站、大运河以及其他大规模的建筑工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院子里还有一个绿色的又像汽车头,又像机器的怪物。它不时地伸出两个大叉子,慢慢地升起,又轻轻地落下。讲解员说:这叫叉式装卸车,一下就可以装卸三千公斤的货物。工厂、建筑工地、铁路货场和海河码头可以用它来装卸笨重或散装的货物。旁边一个灰色的,可搬运五千公斤的东西;另一部红颜色的车子,用电来发动,可装一千五百公斤的货物,这种车有许多优点:在公路上它每小时可以行走七、八十里;装卸叉如果不合用,可换箕形斗和起重臂。
在一辆黑色的车身长长的小汽车跟前,也常站着不少的人。这是吉斯一一○型小汽车。它的车厢很大,可坐七个人。车里还有电表、暖气和无线电设备。后边车厢和前边车厢的玻璃能隔音,坐在车厢后面的人听不见司机室里的闹声,车的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行一百四十公里。发动机里有八个汽缸,不管车走多么快,坐在车座上面的人都像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一样,感觉不到震动。
在这个广场上,还有一辆小小的汽车,这就是轻便灵活的莫斯科人小汽车。它很省油,走一百公里才用九公升汽油。
莫斯科人小汽车对面不远摆着一辆红底黄边的公共汽车。车身既长又宽,但里面只有二十八个座位;还有冷暖气设备。不论冬天或伏天,车里可以保持像春天一样的温暖。观众看了都说:苏联党和政府真处处为劳动人民着想。
在广场上绕了一圈,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工业馆东侧厅墙上挂的汽车生产和使用情况的大幅美术图片及汽车运输量增长的电光图表。大家知道,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俄国一共才有八千八百辆汽车,苏维埃政权时期才建立了强大的汽车工业,单是高尔基汽车工厂,在最近二十年里就设计和制造了六十七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工厂现在平均每四分钟生产一部汽车。早在第二次大战前苏联载重汽车就有七十六万辆,占欧洲各国的第一位,近年来更有大量的增加。苏联全国公路共有二十多万公里,为革命以前的九倍。一九五三年的运输量比一九四○年增加了三倍半。今后汽车运输能力还要提高,估计到一九五五年汽车运输量将比一九五○年增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陈列火车机车和客车的广场上,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长排一长排的队伍;即使雨下得很大,也有人披着雨衣打着伞等在那里。
人们常常先参观(Л)型货运机车。从外面看,它和一般的机车没什么两样,只是干净整齐些。可是爬上车仔细一看,你可以在里头发现不少新玩艺。这车可以自动加煤,自动加油,自动给水。一提到火车司机,人们就会联想到在火车开动后司机不停地挥着汗一铲一铲地加煤,紧张工作的情景。而在这样的机车里,司机只要掌握调速器,煤就会从煤箱滚进锅炉。我们还知道,这种机车在平道上一点钟可走八十公里,在千分之九的坡道上一点钟走二十一公里,可拉一千七百八十吨。
紧挨着这轻机车的旁边,有一辆蓝色的列车,人们都以为它是辆客车车厢呢!爬上去一看,才晓得这是辆机车。车里收拾得可真干净,没有一丝儿煤烟,原来它是用电来发动的。讲解员告诉大家,它的优点是不受气候冷热的限制,在缺水缺燃料的地方同样可以行驶。它最适用于山道或大隧道。早在第二次大战前,苏联就有二千公里的铁路实现了电气化,战后电气化的速度更加快了,现在已有九千公里的铁路上行驶着电气机车。事实说明,苏联铁路运输电气化的程度已超过了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轨道上的两辆绿色客车车厢,也是够吸引人的。在软席客车上曾不止一次地听到观众说:“这车厢简直和客厅一样,坐在这沙发似的卧铺上走多远的路也不会觉得累。”有人还一件一件地数着车里的摆设:这是台灯,这是小挂灯,这是扩音器,那是消除车内灰尘、保持室内温度的设备……。车上的车长阀,也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玩艺看起来很小,但作用很大。如果车行走时,有人跌到车下,车上的人只要一扳车长阀,车马上就停了。硬席车上的设备跟这也差不多,只是床铺多一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苏联党和国家对人的关怀。
在这里,人们还可以看到装有气压安全阀和进气阀,使石油不会外流的油罐车和调车用的摩托机车。
当观众离开广场的时候,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兴奋。因为他们从展览会中的展品看到了苏联陆上交通运输业的伟大成就,也看到了祖国交通运输业的将来。(附图片)
载重二十五吨的自动卸货汽车。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