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活力来自生活——镇江中国画院进京展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5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活力来自生活
  ——镇江中国画院进京展观后
  朱方
  镇江中国画院创设于1957年。进入八十年代,镇江画院重新焕发活力,形成了一个创作力活跃的画家群体,其多样化的风格探索与形式面貌引人关注。
  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画家们自觉地“到生活中去”,并逐步探索出一套从写生到成稿的创作方法。江南水乡自然是时刻感动画家的绘画题材,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所在。但与一般单纯的小情小景表现相反,镇江中国画院的画家们更多地力图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为了拓展题材,扩大视野与胸襟,近年来镇江中国画院的画家们有目的、有组织地外出采风,深入生活。1996年,他们深入太行山老区。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不仅对北方大山大水的地貌特征与雄奇伟丽有了切身的体会,同时通过凭吊古迹,对历史悠长、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1997年,画家们又来到了大西北。苍茫辽阔的西北风光使这些惯见南方景致的画家们为之倾倒,沉醉不已。通过这两次北行,画家们积累了大量而生动的创作素材,也使他们的风格具有了雄强苍劲的“北方气质”。
  这次“进京展”是镇江画家们搜尽奇峰后的心得,也是他们厚积薄发的最新成果,既呈现出整体性的艺术探索方向,又展示出各自的风格面貌。丁观加对于北方山水的描写颇有新意,苍茫浑厚中又见草木华滋,尤其是关于西部草原的刻画,明显表达出一种融合中西、以中为本的创新意识。杨逸塘的作品大多以江南水乡为题,画境平易清新,充满诗情,笔墨讲究,色彩柔美调和。李苇成笔下的人物除了习见的南方少女、春姑农妇之外,他还将创作视点转向西南、西北高原上少数民族,那汲水、牧归的少数民族形象与画家精心营造的环境氛围结合成一曲曲现代田园式的牧歌。罗勇来的山水得益于早年的油画创作,又吸纳了民间艺术传统的精华,色彩厚重浓郁而又色墨结合、相得益彰,其构图饱满多变,屡出前人樊篱。此外,蒋明君、薛元中、林长生各有侧重,而邵晓峰、贺戈箫是新近加入这一创作群体的“生力军”,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各自的艺术面貌与发展方向。
(附图片)
  ▲茅山初雪(中国画)丁观加
  ?湖湾春晓(中国画)杨逸塘
  ?水漫金山(中国画)罗勇来
  ?海南牧歌(中国画)李苇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