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探索,探索,再探索——记中国现代艺术的拓荒者庞薰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5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探索,探索,再探索
  ——记中国现代艺术的拓荒者庞薰琹
  乔十光
  人民美术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庞薰琹画集》包容了庞薰琹先生不同历史时期的油画、水彩、白描、中国画代表性作品二百余幅,记录了庞先生“探索,探索,再探索”的一生。
  庞薰琹先生1906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早年在上海震旦大学读医科。1925年,他赴法国学习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洗礼。1930年,他回到上海。由于不满当时“中国艺术精神之颓废和中国文化之日趋没落”,1932年他与倪贻德、杨秋人、阳太阳等人创立“决澜社”。这是我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营养、有宣言有纲领的学术团体。
  庞薰琹先生这个时期的作品,形式上明显带有西方现代派的风韵,但并非是脱离内容的纯形式,而希望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和思考。如《地之子》描绘了江南大旱、民不聊生、农民逃荒的悲惨景象。因此,他曾接到反动势力的恐吓信。
  抗日战争期间,他辗转于北京、湖南、云南、四川等地,先后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四川省立艺专。1939年任中央博物馆筹备处研究员之后,他接触到我国传统装饰艺术,收集彩陶、画像石以及青铜器纹样数百种,并借鉴之设计了陶瓷、漆器以及染织用品等数十种图案。他的这种实践和思想一直贯穿在他后来的教学中。在这一时期,庞薰琹先生还深入贵州苗家山寨,考察民间艺术,收集了大量的民间艺术资料,并创作了系列工笔人物画《贵州山民图》。从此,庞薰琹先生的艺术有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把部分精力转移到工艺美术,又成为了一个设计家;二是他的画风趋于民族化。对此,他的老朋友、英籍学者苏立文在序文中说:“(他)放弃了国际化的风格,用中国的材料创造了一种完全东方式的绘画形式……在井然有序的设计意识中注入了抒情诗意,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解放后,庞薰琹先生几乎放弃了绘画,完全为开拓中国的工艺美术事业而奔走呼号,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中国建立后,在第一届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上,他提出了建立工艺美术学院的建议。1952年,他又向周总理书面报告了建院计划。1956年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北京诞生了,庞薰琹先生被任命为副院长。
  不幸的是,1957年,庞薰琹先生被错误地划成右派。身处逆境的他,把精力转移到中国历代装饰画的研究和教学。他数易其稿,历时二十年,写成了《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他给学生打开了传统艺术的大门,架起了传统和现代间的桥梁,影响了一代人。此外,他又拿起尘封已久的画笔。由于他有超脱的心境,因此,他的油画潇洒自如、无拘无束,富有装饰性和音乐感。他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斗室中,在与外界隔绝的孤独心境下,把美和探索精神留在了人间。
(附图片)
  ?地之子(水彩1934年)庞薰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