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闯出一片新天地——第二届“十杰百优”外来务工青年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6
第6版(当代青年)
专栏:

  闯出一片新天地
  ——第二届“十杰百优”外来务工青年印象
  吕国强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1998年的岁末,空气中洋溢着浓浓的新年气息。在外忙碌奔波了一年的“打工”仔们,已开始打点行装,准备踏上回家的路程。由共青团中央、公安部等8部委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杰出(优秀)外来务工青年及其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在这寒冷的冬日温暖着千万颗异乡游子的心。
  邱金发,江西省玉山县人,全国“十杰”外来务工青年,上海玉山塑钢有限公司董事长。1979年,15岁的他只身离家到建筑工地干起了泥瓦工。渐渐地他喜欢上了这一行,跟着师傅学徒,只怕学不到手艺,3年艰苦的学徒生涯分文未挣,但他丝毫不敢懈怠,靠着拼命苦干、认真钻研学到的手艺,成长为建筑公司的技术能手。1988年,邱金发回到家乡,带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又一次走出家乡的小山坳,到大上海闯世界,承接装潢业务。5年后,邱金发创办了上海玉山塑钢有限公司。凭着对建筑陶瓷业的偏爱和执著,他取得了成功。
  优秀外来务工青年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所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改变了家乡的贫穷和落后。
  全国“十杰”务工青年王永林1989年高考落榜后,带着心爱的书本,怀揣母亲东挪西借的120元路费,从四川老家到江苏打工。为了能有时间读书,他来到一家老人瘫痪在床的人家作保姆。120元微薄的工资几乎全部用来买书和资料。苍天不负有心人,王永林终于通过了法律大专考试,一年后拿到了律师资格证书。
  同样,四川青年金徐凯走过的也是一条坎坷曲折的路。为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他跑过全国大小50多个城市,7个春节没有回家。他现在已是一个拥有出租车载客显示器、全封闭式储器等16项发明的青年发明家。
  凭借着对生活的一腔热忱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优秀外来务工青年在各个领域开辟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他们成功的背后,有许多支持的双手和关怀的目光。
  我国现有流动人口8000万,其中青年占5000万。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和素质教育,一直是一件党和政府关心的大事。1997年,由团中央、公安部等8部委联合拟定的“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在各大、中城市启动实施。“千校百万”计划启动以来,全国已建立了培训学校(站点)1500多个,培训150多万人次,使大量的外来务工青年走上了合适的岗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日趋频繁。实践证明,外来务工青年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十杰百优”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广大外来务工青年只有不断学习,加倍努力,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广大外来务工青年应以“十杰百优”外来务工青年为榜样,争做“学习的模范、创业的先锋、守法的公民、致富的骨干”。同时,全社会都应关注外来务工青年的成长成才,把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教育和服务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努力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全体青年成长成才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