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温暖”不陌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6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热门话题

  “温暖”不陌生
  建达
  “温暖”这个词,如今人们已不陌生了。
  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不管国事多么繁忙,也要抽出时间下基层去看望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或节假日坚守岗位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给他们带去祝福和温暖。
  全国总工会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七年开展了扎扎实实的“送温暖”活动。他们派出干部,带着资金和物资,不仅从物质上帮助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和贫困的职工渡过难关,而且带去了精神上的关怀、鼓励和信心,使一些企业或职工从此振作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搏和奋斗。
  确实,节假日期间,给一些企业和职工送去一部分资金和物资,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增添人间的祥和与温馨。然而,任何物质上的援助都是暂时的、有限的。“送温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影响。
  为贫困企业和贫困职工送温暖,生动地体现出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这些企业和职工。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工人阶级,包括其他劳动阶级都是国家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各级领导均是人民的公仆。主人有困难,公仆焉有不关心、不帮助之理?今年长江洪水,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一线,组织抗洪、鼓舞士气。在不久前中共中央举行的“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讲座”上,江泽民同志又一再强调:“大家一定要把中央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以及一部分遇到困难的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的政策和要求,坚决落实好,切不可疏忽大意。”这一切,都说明了党和人民心连着心,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系在党和政府的心头。
  为贫困企业和贫困职工送温暖,倡导了文明新风,弘扬了社会正气。中华民族历来有接困济贫、助人为乐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好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改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输血”式的送钱送物,而是开辟了“造血”式的鼓励、扶持、共同发展的援助之路。大企业帮助小企业,富企业帮助穷企业。效益好的企业主动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技术力量强的企业积极帮助技术力量薄的企业传艺带徒……在这种人与人的真诚互助中,一些企业很快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走进了一片新天地,他们的职工自然也摆脱了贫困的影子。
  “送温暖”,除了她本身所具有的温暖以外,她的“热辐射”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从党和政府,从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社会各界的形形色色的送温暖活动中,看到了人间真情,看到了人道主义,看到了文明和进步。这种影响和所产生的“热”量,是任何金钱都难以计算的。
  社会需要祥和,人间需要温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