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抓重点 抓成果 抓推广——国家外专局局长万学远谈引智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30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抓重点 抓成果 抓推广
——国家外专局局长万学远谈引智工作
本报记者 顾玉清 罗春华
  引进国外智力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已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外国专家的足迹已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引智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也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记者就此采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时,他拿出了厚厚的一摞资料和平时收藏的实物标本,向记者介绍了这些年来工农业方面的引智成果,并深有感触地重述了李鹏同志的话:“引智工作花钱较少,效果很好,事半功倍,大有可为。”
  农业引智 加大科技含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发展也是我国引智工作的重点。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栽培技术,可以称得上是水稻种植技术上的一场革命,也是全国做得最成功的一个引智项目。这项技术最早于1982年由日本专家在黑龙江试点取得成功,目前,已在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亿亩。这项技术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水稻种植观念,减少了气候对水稻育秧的影响,它不仅解决了我国传统的水稻种植中“三弯腰”的问题(插秧、除草、收割),减轻了劳动量,使每亩稻田平均增产50公斤,而且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借助于实物照片,万学远还介绍了从不同国家引进的各种优良鱼种、畜种、草种和树种:如从美国引进的大口胭脂鱼、德国的六须鲶、意大利的皮埃蒙特牛、美国的黑核桃树、俄罗斯的大果沙棘以及美洲的百喜草等。他举例介绍说,大口胭脂鱼的肉质鲜美细腻,可与鲑鱼媲美,但没有我国淡水鱼那么多刺。目前,湖北省水产所已建起了国外名优鱼培育基地,向全国各地提供优质鱼种鱼苗。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多来,我国引进国外农、林、牧、副、渔、蔬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270多个,先进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改良技术32项,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引进智力在灾后重建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今年我国长江流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各地引智部门积极推荐了38个易操作、效果好的农、林、牧、副、渔引智成果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万局长进一步解释说,针对江河流域水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中央号召退田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湖后,当地引智部门推荐了高产、高效的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农民变渔民,照样可以有饭吃。外专局还与水利部门合作,聘请了6名美国专家到灾区考察,他们提出的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的建议,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工业引智 重在科技领先
  如果说农业引智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具体体现在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工业引智,则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加强上。万学远说,引进国外智力,就是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实践证明,引进国外智力是快速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的引进,是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引进这项技术前,以首钢为例,用于炼钢的转炉平均炉龄只有1000炉。1997年,这项技术在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70%的转炉上推广使用后,平均炉龄由原来的4000炉提高到现在的9000炉左右,最高炉龄已经达到1.4万炉,冶金行业在节约大量资金投入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将引进智力与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相结合,完成科研攻关项目15项,使主导产品生产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年出口创汇2800万美元,成为世界三大主要钽铌冶炼厂之一。许多企业家感慨地说,不走出去,不请进来,不知道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多大;不搞智力引进,企业就不会有大的发展。
  在谈到外国专家在我国重点工程项目中所发挥的作用时,万学远说:外国专家参与了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二滩水电站、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扬子乙烯30万吨工程等一大批能源、水电、交通基础设施等国家重点工程。其中,大亚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时,有1000多位外国专家在现场工作。这些外国专家带来了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建设周期,不仅使我们减少了探索时间,避免了走弯路,并且为我国大型工程项目的国际招标和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由于采用了外国专家的合理建议,仅调整设计、据理索赔与反索赔几项,就为国家节省投资数十亿元人民币。
  转化吸收 实现规模效益
  引智重在转化吸收,形成规模效益是引智的关键。万学远指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成果推广新路子,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施行了《农业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推广示范基地试行办法》,通过召开现场会和建立引智示范基地等方式,加大农业引智成果的推广力度。目前,大果沙棘、大口胭脂鱼、农户储粮、山东泰安优质水果等在内,全国共有4个引智成果示范基地项目通过评审,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去年推广1.8亿亩的基础上,今年推广面积超过了2亿亩,几乎占全国稻田面积的一半,提前两年实现“九五”推广目标。
  针对目前引智工作中存在的重复引进和派出、引智综合效果偏低等问题,万学远说,引智成果的推广是促进引智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克服重复引进的一个重要途径。引智重在成果转化,难也难在成果转化上。重复引进、派出以及引智效果偏低的问题,与目前我国没有形成有效的引智成果推广机制有关,因此,持续地“抓重点、抓成果、抓推广”,加强省际间的交流,建立有效的引智成果发现、培育、评价、筛选和推广机制,建立成果推广奖励机制,逐步实行经费支持与成果和成果推广挂钩的政策,将是今后引智工作的重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