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赣南:“红色沙漠”再披绿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30
第4版(要闻·新闻追踪)
专栏:新闻追踪

  赣南:“红色沙漠”再披绿装
本报记者 王尧 于燕文 余清楚
  编者按:赣州地区位于江西南部,简称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区。就是这块养育了中国革命的红土地,到80年代初成为全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曾有“兴国要亡国,宁都要迁都”之说,被称为“红色沙漠”。1983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贡水流域的兴国县被列入国家八片第一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赣南的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正规化的阶段。15年过去了,赣南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山绿了,人富了。赣南治理的成功经验说明,水土保持工作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只要政策正确,措施得当,沙化的荒漠可以成为绿洲。
  站在江西7月的天空下,倍感大自然的神奇。当九江一线暴雨如注,江堤险象环生的时候,赣南的红土地上,骄阳似火,农民正忙着夏收、夏种。远处是绿,青山隐隐,松树已成林;近处还是绿,大片的柑橘树被累累果实压得直不起腰来。
  驻足在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治理纪念碑前,面对满目青山,听水保局的同志抚今忆昔,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兴国县水土流失严重是出了名的,塘背河小流域又是重中之重。十几年前,站在山岗上放眼望去,白茫茫的沙丘看不到边。对面山上有只老鼠跑过都看得清清楚楚。由于缺少植被,夏天地表温度达到75.6摄氏度,鸡蛋都可以焙熟。兴国县水保局的老工程师周昌涵说:“现在这里的气温已经明显比山下低,秋天起风的时候,还可以听到松涛声。”
  兴国如此,赣州地区其他县亦然。80年代初,各级领导意识到,赣南的问题,根子在山上。1983年,兴国县被列入了国家八片第一期水保重点治理区。1984年,赣州地委、行署作出了十年绿化赣南的计划,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在“红色沙漠”上打响。那时,全区每年都要搞两次植树的大战役,每县有10万人上山。
  在长期的水土治理实践中,赣南各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兴国县以小流域为单位,从上到下,坡沟兼治,综合治理。针对风化花岗岩土质,他们创造出挖竹节水平沟的办法,每条水平沟长10—20米,像竹节一样,分布在山坡上,沟内种乔木,沟边种灌木,山坡种草,形成多层植被,有了这三重保护,一天降雨160毫米洪水都会不下山。
  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但许多治理区仍是“空中绿化”,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经过调查研究,水保部门引入了来自台湾的“草王”——百喜草。宁都县青塘镇在梯田坡面上引种了百喜草1580亩,得到了当年种植、当年根治坡面水土流失的神奇效果。
  如果说最初抓水保是为生存而战,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认识到,抓好水保不仅是改变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帮助群众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突破口。为了让群众既有远利可图,又有近利可得,水保部门改变了单纯种植水保林的做法,加快了用材林和果木林的发展。兴国县龙口乡中岭村的邓宜星,1983年承包了300亩荒山,15年来种植了10万株松树,8000多株果树,养了30多头猪,100多只鸡,去年收入3万多元,盖起了两层小楼,过上了小康生活。
  1993年,瑞金、宁都等六县(市)也被列入了全国八片重点治理区。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解决开发治理规模经营中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等矛盾成为摆在赣南人面前的新课题,股份制这个新名词进入寻常农家。红都瑞金成为这方面的佼佼者,全市已建立股份制水保开发基地278个,面积3.3万亩。顶着烈日,我们走访了一个“大户”——坳背岗水土保持综合开发基地。这是一个集中连片5000亩的高标准脐橙园,由市属有关部门投资入股,黄柏乡政府负责劳力、稻草折价入股,三个村土地入股。与此相比,由钟春庆等6户农民组成的瑞金市职校脐橙基地只能算“散户”,虽然规模不一样,两个果园一样的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几位股东热情地邀请我们秋天再来,品尝“中国最好的脐橙”。
  由于股份制的兴起和推进,贡水流域重点治理任务每年都以较大比例超额完成。1997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多元,赣南山区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兴国县芦溪村,农民新编了一首山歌:“过去芦溪山上光,水土流失遭祸殃。如今芦溪大变样,漫山遍野披绿装,溪水长流田增产,家家盖起新瓦房。”其实,又岂止是新瓦房,在如今的赣南农家,电视机、摩托车都已是寻常物件了。
  (压题照片:宁都县璜山河小流域的采种基地)(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