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6阅读
  • 0回复

都市里的村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03
第2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都市里的村庄
  本报记者 郭伟成
  走进上海市长宁区双泾村前巷队,洁净的柏油马路曲径通幽;房前屋后到处是鲜花绿叶;清澈的池塘里游鱼可数。随手推开村民家虚掩的小门,干净的庭院里摆放着常绿的盆景,美人蕉、月季花点染着寂静的角落。明亮的灶间、客堂收拾得几乎是一尘不染,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农民的家园。
  是的,这是都市里的村庄。1992年底,双泾村随着郊县的新泾乡一起划入了上海市长宁区。一夜之间,农村变为了城市。面对城市化的进程,要不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怎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课题,摆到了双泾村干部与村民的面前。
  那时,双泾村的经济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村宅环境面貌“脏乱差”的状况非常严重。一些村民随意出租私房,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双泾村成为外来民工、小贩的聚居地。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村宅内粪便、垃圾随处可见,治安很差,村民之间矛盾纠纷不断。
  这种情况引起了党支部和村干部的重视。他们针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物质文明硬碰硬,精神文明装装样”的模糊认识以及“精神文明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组织干部学习,统一思想,增强干部抓精神文明的自觉性。于是,双泾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自发到自觉地开展起来,并且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他们在全村建立网络,责任到人,和村民签订《精神文明建设协议责任书》,对环境治理进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从集体经济的积累中每年拿出一部分用于精神文明建设,造福村民。有人认为,搞文明小区,应当建造农民新村。但是,双泾村党支部提出花小钱、办大事,因地制宜改造自然村,走出一条在城乡结合部的自然村落创建文明小区的新路子:发动村民整治环境,统一收购村民造房剩余的砖瓦材料,建造集体的仓库厂房;动员村民收回出租的私房,把房前屋后的自留地改成绿化园地,由集体统一绿化,并给予适当补偿;把臭水浜的改造同解决仓库、厂房和民宅的消防用水相结合;河水清了又可以养鱼、钓鱼,实现综合效益;对全村进行“净化、绿化、美化”,对村民住宅四周的卫生、绿化及庭院整洁提出评比要求,每月检查评分,满分者奖励。在改造和美化环境中,干部起了表率作用。从1994年起,双泾村村干部和事业人员每周四上午义务劳动,打扫村里的环境卫生,党支部设立了义务劳动出勤公布栏。结果,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村民的公益意识日益增强,不但保持环境卫生,还积极参加村里的公益劳动。村容村貌的变化,也大大改善了双泾村的投资环境。几年来,吸引外商办起了十多家合资、独资企业。1991年,全村总收入1080万元,1996年达到1.14亿元,平均两年翻一番。现在,全村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1996年,上缴国家税收160多万元。
  双泾村的村民在改造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精神面貌。现在的双泾,街道整洁了,水浜变清了,邻里和睦了,生活安定了。村民们在墙上写着:“建设双文明,美德四海扬;善小莫不为,溪流汇大江。”关心邻里、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形成风气。汤更浪队一户村民的儿子患了白血病,村民们一下子捐赠1万多元帮助治病。全村有3个队设立了助学基金,资助村里的在校学生。当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村民们表现出来的思想觉悟和情操更是令人感动。外环线动迁组来到双泾召集村民开完动迁动员大会后,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84户动迁村民3天内全部签约,10天内全部搬迁完毕。在双泾这座都市的村庄里,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一些动人故事。
  如今的双泾村,已成为上海市文明小区,并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文明村镇示范点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