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永远珍贵中苏两国真诚合作的结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21
第2版()
专栏:

永远珍贵中苏两国真诚合作的结晶
中苏民用航空公司总经理 沈图
中苏会谈公报发表了。以社会主义合作原则为基础的中苏民用航空公司中的苏联股份,将和其他三个中苏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一样,于一九五五年一月一日完全移交给中国。在这举国欢腾的日子里,中苏民用航空公司内长期和苏联同志合作的全体中国工作人员,更深切地感受到苏联政府真诚伟大的援助和无比深厚的友谊。
我们回忆起一九五零年七月,中苏民用航空公司刚创立时的情形。那时,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的初期,交通不便,又加上帝国主义的封锁,阻碍了国内外的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我们的国家迫切需要以首都为中心,在我国和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之间,在首都与工业重地的东北,以及与西北边远地区之间,建立民用航空网。但当时我国的民用航空事业既无物质基础,更缺乏经营管理与技术业务的经验,要想迅速地开辟航线是不可能的。在这困难的时候,伟大的苏联伸出手来,苏联政府在平权合股的原则下,运来了优良的设备和机件,派来了精通民用航空业务的专家,和我们共同创立了中苏民用航空公司,迅速开辟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三条航空线:一条经我国东北到苏联赤塔;一条经过蒙古人民共和国,到苏联的依尔库茨克,并由此直达世界劳动人民的心脏——莫斯科;另一条经我国西北各大城市,抵达苏联的阿拉木图。
四年多来,在两国政府的关怀和苏联民用航空事业先进经验的指导下,由于苏联专家真诚热情的帮助,和中国民用航空人员不倦的学习,中苏民用航空公司迅速成长起来,修建和新建了许多航空港和航空站,充实了修理厂和站上的各项设备,一九五三年又增辟了从乌鲁木齐到喀什的南疆新航线。中苏民用航空公司的业务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如以一九五四年一月至九月与一九五一年同期相比,飞行小时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七点六,运输周转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零二点四,旅客运输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点九,货物运载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一十四点六。几年来,运送了数以万计的旅客,运送了数千吨有助于我国建设的精密机器和贸易物资,运送了大量书籍、报纸、刊物、影片拷贝和其他文化及医药用品。一九五三年九月,为了保证鞍钢三大工程开工,在一个星期中,中苏民用航空公司从苏联运来了重约六千二百余公斤的重要机件设备。
为了使民用航空事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更广泛地发挥积极作用,并以它特殊的效能为国家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中苏民用航空公司还担负过多种多样的特殊飞行任务。如一九五一年八月,向东北辽河水灾区空投过食粮和救生圈。一九五二年七月进行了兴安岭森林区的飞行勘察,并把器材和给养供应给陆地勘察大队,中苏民用航空公司还曾把新疆的蓝哈种羊运到沈阳,把浙江的蚕种运到南疆。
中苏民用航空公司全力实行计划管理,坚决贯彻经济核算制,逐年完成了不断提高的生产财务计划,设备利用率日益上升。如以每月的平均飞机利用率为例,一九五四年一至九月比一九五一年上升了百分之七十八点四。发动机的使用时限延长了约百分之二十六,运输成本不断降低,以一九五四年上半年来说,每吨公里的运输成本就比计划降低了百分之五点五。在管理上,逐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制度,这正是安全飞行的重要保证。四年来,中苏民用航空公司就没有发生任何飞行事故。
中苏民用航空公司还是一所培养我国民用航空技术业务人才的学校。公司里每一个苏联同志都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和朋友。开始的时候,我们对这个高度技术部门的工作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在苏联同志的耐心帮助下,通过讲课、轮训,实际工作中的传授、质疑、考绩等等方法,由不懂到懂,由不熟悉到熟悉,从而逐步掌握了技术业务,在工作中依次接替了苏联同志的职务,单独担负起各项工作。
一九五零年,中苏民用航空公司几个主要技术部门里,苏联同志比中国同志多得多,而在一九五四年;中国同志已比苏联同志多了三倍。特别是在最近一年中,由于苏联同志的大力培养,飞行员、航空技术员、无线电技术员及各部门的工程师等需要掌握较复杂技术的技术干部,都在迅速成长;我们各级技术行政领导干部,也都逐渐能够掌握本部门技术业务的领导工作了。
我们和苏联同志长期共同工作和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苏维埃公民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与风貌。他们远离了莫斯科,远离了自己的家庭,来到我国由塔里木盆地到大兴安岭这样辽阔的土地上。在边远偏僻的航空站上,物质文化生活很差,而他们都是精神饱满,以高度责任感与忘我的劳动进行艰苦的工作。一九五二年,我到酒泉航空站去,当时工作条件很苦,但在那里做无线电通讯工作的一位苏联女同志玛莎却对我说:“我能按照斯大林的愿望派到中国来工作,我很愉快。而且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女儿能在中国的戈壁滩上为中国人民作了一部分工作,这个工作直接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联系,他们也很愉快。”苏联同志总是不倦地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教导给我们。他们常说:“为你们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为新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做了一件工作。”每当我们有了某些成就,他们与我们一同庆贺;每当我们有了什么困难,他们就以兄弟般的情谊关怀我们,鼓励我们,帮助我们。他们热爱中国,尊重中国,每当决定一项工作,采取一项措施,实行一种制度,都要首先了解中国的现行法令及具体情况,和我们共同研究、共同制订,而且共同执行。在业余生活中更是打成一片,相互学习两国的文学艺术成就,今年国庆节,苏联同志还成功地演出了我国的“采茶舞”。
四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苏联同志帮助我们把中苏民用航空公司经营好了,把技术业务和先进经验教给我们了。把人才培养出来了。现在又要把公司全部移交给我们。这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斯大林的名言:“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像苏联那样给予各人民民主国家以真正的帮助和技术精湛的帮助。问题不仅在于这种帮助是极度便宜的,技术上是头等的。问题首先在于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
中苏民用航空公司正是这种真诚愿望的结晶。我们将永远珍贵这个结晶,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不断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巩固和发扬既有的成果,把我国的民用航空事业迅速向前推进,以民用航空事业的新的成就来答谢伟大友邦苏联的慷慨援助和深厚友谊。(附图片)中苏民用航空公司的飞机在酒泉航空站上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