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咖啡飘香醉人心——哥斯达黎加见闻(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07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咖啡飘香醉人心
  ——哥斯达黎加见闻(下)
  本报特派记者 管彦忠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离开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前往埃雷迪亚市附近的布里特咖啡园。
  埃雷迪亚被称为“花城”。沿途的居民住宅家家绿树掩映,花草繁茂,令人赏心悦目。这里不仅花多花美,还出产哥斯达黎加最好的咖啡。很多咖啡园的护墙是用高大的巴西木和红花绽放的扶桑组成的,景致美极了。
  布里特咖啡园并不大,只有1.5公顷地,但一年可采果15吨,加工成咖啡豆2.8吨,一对男女青年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向参观者介绍咖啡的种植和生产过程。这里年降雨量为2500毫米,土壤中火山灰成分多,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这样的自然条件很适合咖啡的生长。
  这里的咖啡为阿拉伯种,属软型咖啡,与巴西的咖啡不同。咖啡豆略有甜味,含咖啡因少,在国际市场上售价高。这个咖啡园还是试验田和技术推广站,用不同的品种进行试验,通过举办讲座和实地操作,由专家向农民传授咖啡下种、施肥和剪枝的新技术,同时接受大学农学专业的学生前来实习。
  据介绍,咖啡下种后要盖上香蕉叶,以保持湿度和防止阳光曝晒。8周以后,小苗便可移栽。3年后开始摘果,可连续采摘25年至30年。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2月收获咖啡的季节里,种植园主和咖啡农要举办“咖啡节”,庆祝丰收。他们选举“咖啡女王”,组织各地的采摘咖啡能手进行比赛。比赛时每个人负责采摘一行,信号枪响过之后,选手们快速将成熟的咖啡豆摘下,扔进挂在胸前的藤筐里。最后由评委们评出男女冠军。电视台对比赛进行实况转播。“咖啡节”已成为哥斯达黎加每年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
  在咖啡园的小剧场里,3个能歌善舞的青年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音乐的伴奏下,生动地介绍咖啡在世界上的起源和传播的历史,引起游人的浓厚兴趣。
  布里特咖啡园有座加工厂,将本园收获的和从外面收购的咖啡果实晒干、去壳和烘烤。由于烘烤时间的长短不同,咖啡豆分别呈绿、浅棕和深棕色。在工厂旁的商店里,游客可以品尝到3种味道不同的咖啡。
  在哥斯达黎加咖啡协会,记者了解到,咖啡在圣何塞地区的种植始于1830年,然后逐步扩大。一个世纪后,整个中央高原都种上了咖啡。目前全国有咖啡园约20万公顷,直接从业者10多万人,咖啡加工企业95家。1996—1997年度,哥斯达黎加生产咖啡230万袋(每袋60千克),在拉美国家中居第六位。咖啡占全国农牧业生产总值14%,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低于香蕉所占的比例。
  哥斯达黎加是中美洲较早出口咖啡的国家,19世纪初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咖啡产量90%出口到英、美、德等40多个国家,1996年咖啡出口值为3.678亿美元,占国家外汇收入的12.5%。咖啡现在仍然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曾经三次任总统的希门尼斯说过,“一季好的咖啡收成胜过一名出色的经济部长”。目前,哥斯达黎加已加入了咖啡生产国协议,每年11月举办“国际咖啡周”,邀请世界上的咖啡生产国和消费国参加,互相交流经验,协调供求关系。
  压题照片为哥斯达黎加咖啡园。(本报加拉加斯电)(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