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奔驰在德国高速公路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奔驰在德国高速公路上
  殷峻彪
  刚到德国就听朋友说,在德国有两大享受:喝啤酒和开汽车。德国人爱喝啤酒众所周知,笔者只想就开车的感受,述之以笔。
  德国的高速公路网是世界一流的。它不但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四通八达贯穿全国,并与荷、比、卢、瑞、法等邻国相接,加之无全程限速及不收费,使人驾车在德国高速公路上行驶,有一种潇洒飘逸的感受。所以,不少邻国人驾车而来大过其瘾。
  笔者初上高速路,还真有点不适应。三条车道,行驶在最外侧道上时速也在100公里以上,如果想超车,就得加速到140公里左右才能并入中道。最里道更不敢想了。本来手心直冒汗,再看着反光镜里一辆辆飞驰来的车从身旁呼呼掠过,觉得他们似乎像在玩命,偶尔想懈怠一下,只觉后面的大集装箱车还不答应,带着一股劲风超到左侧徘徊,当我忙着收油、让道后,它呼啸而去,并满意地打一下转向灯以示谢意。
  几天下来,逐渐适应了德国的车速,也领略到在高速路上行驶的酣畅。但是看到一对首尾相距不过5米的跑车以近200公里的车速竞驰时,也只能是惊叹之余一饱眼福了。
  可能是由于车速快的缘故,大家上车后都先自觉地系好安全带;在高速路上遇到施工路段,大家会严格地按限速行驶;在市内行车,街上没有警察,全靠红绿灯控制,行人车辆都很守规矩,甚至宠物也知道绿灯通行;遇人行横道必须停车礼让行人,行人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有时连头都不抬———有法律保护;在没有交通标志的路口规定右先行,也就是说要把右侧路口的车让干净了才可以通过,否则一旦出事,警方会毫不客气地判定你承担全部责任。德国的各种交通标志非常清晰,特别是高速路上的路牌,在每个高速路交叉口前几公里,就会提醒司机前方到达某一重要路口,而在路口前1500米、1000米及500米处又会三次出现指示路标,使车辆在不影响速度的情况下提前顺利变线,从而避免了路口堵塞现象。
  平时在街上很难听到鸣笛,只有车轮与路面磨擦的刷刷声。但是如果有新郎新娘的喜车经过,这时前后车辆会过瘾地按着喇叭表示祝贺。行车时的礼节还不止这一种,比如别人为你并线或转弯提供了方便,则应伸手致谢,有时还会从返光镜中看到对方别客气的手势;大车或在夜间不便伸手时,则用转向灯表达谢意;如果是出门上路,通常过往车辆会礼貌地减速并闪一下远光灯,以示让行;等红灯的车队从不会封住其它路口或庭院出口,总是自觉地留出空隙供对面车辆左转弯或院内车辆出入使用;在前方发生紧急情况时,人们会及时打开双蹦灯提醒后面车辆减速慢行;如遇前车有故障而驾驶员尚未发现时,会主动打远光灯提醒,甚至会与前车一起靠边停下,跑过去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事。有趣的是,由于德国大客车司机资格要求很严,所以他们出于自豪之心,无论认识与否,迎面相遇,都会互相伸手致意。这些礼节为行程增添了许多温馨的乐趣。
  开车难免遇到问题。德国警察不分警种,个个带枪,但给人以亲近的感觉。关键时刻,警察的作用绝对令人叹服。笔者曾目睹过一次车祸处理的全过程:
  一天下午,我们驾车出奥贝尔豪森市驶入高速公路,刚过一弯道,就见前面几辆车双蹦灯闪亮,在我刹车按下紧急灯的同时,也驶近了事故现场。仅距我们四五车之遥,一辆轿车撞坏护栏后翻在路中,周围汽油味扑鼻。司机已经被先行赶到的人们放在路边平躺,双腿架起,其亲人抱着伤者的头在安抚。其他人有的在打电话报警,有的则脱下外衣为伤者披盖。回头望去,后面的高速公路已被车辆堵塞,双蹦灯闪成一片。
  5分钟后,一驾直升机赶到现场上空,盘旋片刻,降落在前方几十米处。跑下来的是救护人员,与此同时,在前方已空旷的半侧高速路上迎面驶来了抢险车,抢险车一到立刻向事故车喷洒防火干粉,并对溢在路面上的汽油做安全处理。伤者经过简单处理后已被抬上直升机送往医院。此时距事故发生不到20分钟。直升机刚走,车龙后方警笛骤响,只见停在路中的三条车龙纷纷原地向两侧避让,许多车不惜冲上隔离带的路沿,顷刻间居然闪出一条数米宽的大道。一辆桔黄色宽体清障车闪着工程警报灯驶入现场。随后跟着两辆白绿相间的警车。一名警察马上用话筒指示所有的人员回车内等待,清障车开始把事故车吊到路边,并有人员清理路面。此时,笔者车的收音机也开始播报这一事故,并提醒司机该路段已堵车4公里,请大家绕行某某公路,几分钟后,工人开始修理被撞坏的护栏,在警察的指挥下,事故路段开始放行。至此前后不过40分钟,一起重大事故处理完毕,司机们又开始了他们自由的奔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