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轿车、股份制和市场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1
第4版(视点·地方新闻)
专栏:

  轿车、股份制和市场经济
  艾丰
  人们说,党的十五大带来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这话很对。
  其实,思想解放并不是很玄妙也不都是很复杂的事情,它的基本要义就是如实地认识事物。如实即解放。有几件事情很能说明问题。
  一个是轿车。记得几年前,在一个座谈会上,讨论中国轿车工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有位同志发出“惊人之谈”:“因为中国人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搞清楚轿车是什么。”中国人这么笨?我问其详。他解释道,中国人过去把轿车列为奢侈品,所以在制定汽车发展计划时候,决策只发展卡车,不发展轿车。一汽、二汽都是卡车厂。后来轿车还是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本国不生产轿车,就买进口车,不许进口,就有人走私。轿车浪潮挡也挡不住。实践终于使人们明白了,轿车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到了1986年中国才决策发展自己的轿车工业,丧失了许多好的机遇。在轿车问题上的思想不解放表现在哪里呢?就是没有如实地认识轿车是什么东西。认识如实了,思想就解放了。
  一个是市场经济。1992年夏,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我和一位访华的意大利教授交谈,他问我,在世界历史上,市场经济只是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从来没有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成立吗?我回答他说,关键是对市场经济要有如实的认识。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它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的根据是社会化分工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是生产发展的产物,又能极大地促进生产的发展。打个比喻,自然经济好比是“牛车”,市场经济好比是“汽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不是一个范畴的东西。历史上资本主义这个“司机”驾驶着汽车走得较快,为什么现在社会主义这个“司机”不能也开上一开,而且走得更快呢?他点点头。五年过去了,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五年的实践,已经使更多的人对此点头。过去在市场经济问题上的思想不解放表现在哪里呢?还是没有如实地认识市场经济是什么东西。认识如实了,思想就解放了。
  一个是股份制。这个问题最近已经谈得很多了,给它的定性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我只想说一点,从直观的形式上看,不是劳动者害怕股份制,倒是资本家应该害怕股份制。独资企业他可以说“这个企业是我的”,实行股份制了,企业成了“大家”的了,他就不能再说这句话了。但实践使他们懂得,股份制既可以借用别人的钱发财,又可以分散自己资本的风险,何乐而不为?他如实地认识了,就不害怕了。现在我们也明白了,私人资本利用股份制可以做到的,为什么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不可以利用股份制做到呢?在股份制问题上的思想不解放表现在哪里呢?仍然是没有如实地认识股份制是什么东西。认识如实了,思想就解放了。
  那么再往深里问一句,为什么不能如实呢?这就要研究思维上的误区。例如把资本主义使用过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就都当成是“资本主义的”。其实,轿车虽是资本家先坐,市场经济、股份制虽是资本主义先搞,但并不是他的专利,那是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再例如不承认社会上有中性的东西存在,而实际上这种东西大量存在。股份制本身就是“中性”的,把股份制归结为私有制是不对的,把股份制笼统说成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不妥。两种归结都是不承认中性东西存在。而不承认中性的东西存在,所谓的拿来主义,所谓继承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还可以说出一些具体误区,但总的误区还是唯书不唯实的问题。唯实才能做到如实,如果只查书本不看实践,还谈得上什么如实认识事物呢?邓小平同志历来提倡解放思想,又历来提倡实事求是,在他的“字典”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实质上是同义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时,我们需要再次深刻领会这一基本观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