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少讲套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少讲套话
  季音
  辽宁省副省长高国珠,在日前的一次会议上批评有些人尽讲套话,指出这也是一种不正之风。他说:“今后不管是发言还是写稿,都要开门见山。”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底,辽宁省召开了省、市、县外贸改革与发展会议,会上几个代表的发言都是套话连篇,开头皆为“在……方针、路线指引下,在省、市领导的关怀下,在县、市领导的重视帮助下……”发言者一连讲了七八个“下”,还没有进入正题。高国珠听了很生气,他说:“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助长了一股讲套话的不正之风。”
  高国珠同志的批评是有道理的,说它是一种不正之风,并不为过。古人早就说过:写文章“惟陈言之务去”,“陈言”者,即那些别人已经说了无数遍的陈词滥调,也就是套话。本来,开会讲话也罢,写文章也罢,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给人启发,促人感悟,从而引导人们去认识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改进当前的工作。可是套话却不能完成这个使命。
  或许有些人认为,讲套话充其量不过是浪费些时间和纸张,并无大碍。其实,陈言套话最大的危害,还在于窒息人们的思想,回避生活中的矛盾。推进社会改革,解放思想是基本前提,而套话正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对活跃思想、促进改革是不利的。
  何以有些人喜爱说套话?原因起码有二。一是怕说有新意的话出了格,招来麻烦甚至灾祸。二是思想懒汉。讲套话是人云亦云,不费工夫。而讲话写文章要有新意,就得勤于思考,调查研究,读书读报,这当然不是轻松事。
  说套话是有历史渊源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我国,历来就有说套话与反对说套话之争。清朝著名学者郭嵩焘曾说,为文“务出己意,耻蹈袭前人”。他把照搬别人说过多少遍的“陈言”,引以为耻辱,真说得够重了。
  如今,我国正在进行前无古人的改革,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陈言套话与我们当前蓬蓬勃勃的生活,已越来越格格不入。当然,实事求是地说,要完全不说不写套话,大概也难。但少说套话,是应该可以做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