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饭桌上,谁先动筷子?——孩子,还是老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08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视角

  饭桌上,谁先动筷子?
  ——孩子,还是老人?
  本报记者 祝华新
  编者的话:“文化视角”专栏新年伊始与大家见面了。它将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拈出一些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作出分析,借以揭示当代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价值观、审美趣味等等复杂而微妙的变迁。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不仅经济体制在转型,积淀在大众血液中的传统文化基因也在传承中发生种种变异。本专栏只是对这些变迁和变异的细枝末节讲上只言片语,但也未尝不是一篇篇微型的文化学论文呢!当然,这是广义的“文化视角”,也是非专业人士和大众的文化讲坛。我们计划从第二期开始,一边搜集和发表读者对上期话题的反馈,一边推出新的话题。欢迎读者来稿、来电,对本专栏的文字品头论足,并且点题。稿件请寄:北京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文化组,邮政编码:100733。电话:65091040,65092140。
  线索1:前些时候,北京城里的一些中学生到市郊山区,访问“手拉手”活动中结对的小朋友。他们惊讶地发现,山区一家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时,都要请老人先动筷子。而在他们自己家中,一桌菜摆好了,从来是他们自己先下筷子,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旁边乐呵呵地看着自己狼吞虎咽大包大揽,而爸爸妈妈也很少说什么。
  这些中学生回到城里,该轮到爸爸妈妈惊讶了:从饭桌上开始,孩子懂得顾人了。
  线索2:1岁多的女孩翩翩这会儿特别高兴,外婆给了她一些好吃的薯条。可是,外婆偏要她送点给别人吃。翩翩不答应,平时一向和蔼可亲的外婆竟然伸手抢过一根薯条,塞进嘴里吃了!翩翩委屈地哇哇大哭。
  线索3: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定量供应。在部队工作的妈妈带回来两张玉米饼,烤在暖气片上。说好了两岁的女儿和上大学的大姑一人吃一张。可是,女儿吃了自己的那一张后,跳着脚非要吃另一张不可。大姑说,孩子饿,就都给她吃了吧。妈妈执意不允。大姑只好含着泪把饼吃了下去。
  线索2中这位不寻常的外婆和线索3中的妈妈是同一人。她曾是新中国第一代女航空员,从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离休后,目前和老伴在上海含饴弄孙。下面是她的谈话记录:
  李坚(69岁):其实,平时买回来的很多东西,大人还舍不得吃呢。尽管主要是让孩子一个人吃的,也要让他们养成一个习惯,心目中要有别人。独生子女总以为无论什么都是天经地义属于自己的。要让他们知道,好东西要给大人一点,给小朋友一点,学会跟别人分享。好习惯是养成的,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的。那些忤逆不孝的人,还不是从小让大人惯出来的!现在我女儿也当上妈妈了,饭桌上还是习惯于让我和老伴先动筷子。有时,我在厨房里正忙着,就上桌先吃一筷子,再回去接着炒菜。
  记者点评: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有时晚辈赶着去上学、工作,谁先动筷子、谁先吃饭,也不可一概而论。在饭桌上早动筷子、晚动筷子,时间相差也许不过几秒钟,看上去只是一个形式问题。但我觉得,问题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稚嫩的心田中,我们要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对长辈,对老师,对保姆,对所有为自己的成长付出过心血的人们保持一种朴素的尊敬,从区区几秒钟的谦让中体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感激、回报和责任———这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世界归根到底是属于孩子的,但决不是属于自己的孩子一个人的。在广袤的人群中,要学会彼此尊重、合作和谅解。自己的好东西学会与别人分享,同时也学会分享别人的快乐;学会理解别人的痛苦,同时别人也将分担你的痛苦———这样的人生即使有再多的坎坷,也将是充实的、高品质的,也完全可以说是幸福的。为人父母,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幸福呢?可是,要想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工作、房子、金钱,等等,即使父母再有能量,也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为孩子尽善尽美地安排生活,却完全能够教孩子从最平凡、最坎坷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找到人生的意义,懂得珍重生命、感激生命。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荡,又目睹了市场经济大潮初起时某些不法商人层出不穷的欺诈行为,有些家长对道德的力量信心不足,甚至相信现在的社会是谁横谁有理,谁横谁得利。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老实,以免长大了受欺负,竞争不过别人。其实,当前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道德也在重整过程中。水面上一时的沉渣泛起可能正表明深层的潜流在激浊扬清,终归会河晏水清。现代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法制经济,将形成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道德规范。爱孩子的家长如果有先见之明,不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下个世纪不受欢迎的人,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学会在合作中的竞争、在竞争中的合作。
  线索4:北京交道口附近的一家面包店屋顶的大幅标牌上写着:“我们总是记着孩子的生日,却常常忘记母亲的年龄。”我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则商业广告,但每次路过,总要在心底向这样的广告制作者默默致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