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巧妇”也能为“无米之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7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难”与“无”却是一种变量,“难为”不等于不能为,“无米”也并非是绝对的条件缺失。
  “巧妇”也能为“无米之炊”
  马向东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面对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矛盾,不能无所作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努力提高主体认识能力,自觉认识客观规律,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想为、巧为、勇为、善为上做文章,这样就可以做到“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全局,而又需要巨额投资。在经济体制转轨之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确实面临着“巧妇难为”的窘境。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沈阳市委、市政府转变观念,开阔思路,调动多方积极性,广开财路,使城市建设上了新台阶。
  一、解放思想,做“想为”文章,以存量资产引财
  早在80年代初,沈阳市就提出了建设城市快速干道系统的设想,终因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未能付诸实施。在改革发展的年代,这一未竟之事自然又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从表面看,最大的问题似乎没有变化,仍然是没有资金实力。然而,市委、市政府却看到了条件已非昔日,改革带来了机遇,提供了“想为”的条件。作为东北中心城市和中心市场的沈阳,周围有国内比较发达的公路铁路和空中交通网,周边又是辽宁中部密集的城市群,商业机会多,经济基础好,而且外资北移的趋势也开始形成。利用这样的条件,将现有道路作存量资本去合资修路,可能性是可以变成现实性的。于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运作资本、盘活存量、吸引增量,作出了建设“大二环”快速干道的决策。经过两年时间的反复谈判,最后我们以堤坝路存量资产作价11.32亿元,吸纳了13亿元港资,自去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就将一条全长64公里,包括12座大型桥梁、6.2公里高架路和50公里地下管网的“金色项链”展现在人们面前,使沈阳市内交通状况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并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更新观念,做“巧为”文章,以城市环境聚财
  敢想,还要敢干、会干,这就要“巧为”,开动脑筋,开拓思路,不受固有的思维定势和观念所囿,从司空见惯中闯出新路。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国家面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采取的通行的办法都是以土地换资金。近年国内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也大都得益于这一点。沈阳市委、市政府转换了就土地谈资金进而改造环境的思维定势,形成了就环境谈土地进而谋求资金的共识,着力进行“城市包装”,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近3年来,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优美的环境成了招商引资的无言广告,美、日、韩、欧洲和港澳台地区一些知名大公司纷纷驻足,沈阳的土地也随之升值。最近,我们将浑河沿岸一块棚户区改造权出让给外商,一次就收取土地效益6.75亿元。
  三、开拓进取,做“勇为”文章,以深化改革生财
  推动城市建设离不开改革,而任何改革特别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是有风险的,必须以“勇为”的精神和积极的姿态,去正视矛盾和解决矛盾,促进矛盾向有利的方面转化。沈阳前些年在旧城区改造中,受一度出现的开发热的影响,遗留了不少半截子工程,造成12.7万户动迁居民未能按时回迁,集体上访不断,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继续推进旧城区改造?市委、市政府经过科学而缜密的调查和分析,决定向改革要钱,大力推进多年没有打开局面的住房制度改革。我们以提高住房公积金归集率为重点,广泛宣传动员,还针对部分职工暂时困难的实际,采取了“购房预定金”、“分期付款”和给予困难职工按揭待遇等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市公积金归集率由不足10%上升到76%,有110万职工设立了个人账户,出售公有住房1678万平方米,累计归集房改资金36亿元,市政府得到周转建房基金近20亿元。用这笔资金加快了棚户区改造,每年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和教师建设100万平方米安居住宅,还使许多半截子工程“起死回生”,超期回迁居民先后得到了安置。
  四、科学管理,做“善为”的文章,以开源节流增财
  加快城市建设,既要筹措资金,更要管好用好资金,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的关系。如果光节流不开源,不会有持续的发展;仅仅开源而不节流,势必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就是“善为”。过去建一个工程,几经转手,资金只能形成一半左右的实物量,施工单位则以降低工程质量来维持自身的利益。这种状况不改变,好事也不可能办好。对此我们严令禁止,首当其冲在“大二环”快速干道建设中,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约法三章,不准转包,不准掺杂使假,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达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节约了资金,保证了质量,杜绝了不正之风。
  由此可见,想为、巧为、勇为和善为,不是简单的工作技巧问题,而是领导者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问题。我们只要有了唯物辩证法作指导和主观上的不懈努力,许多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实践使我们感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从“巧妇难为”到“巧妇能为”,虽一字之差,却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熠熠光辉。
  (作者为中央党校学员、辽宁省沈阳市副市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