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裴多菲之死及其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08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裴多菲之死及其它
  黄尚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短诗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其作者为匈牙利诗人山道尔·裴多菲,译者为左联五烈士之一、诗人殷夫。
  不过,关于作者之死,乃至其籍贯,近年来又有新说。
  关于前一问题,匈牙利史书记载:身为丁·布雷姆将军副官的裴多菲,1849年7月31日牺牲在匈牙利谢盖什瓦尔镇附近的战场上,年仅26岁,后被葬入当地公墓。我国新《辞海》也写道:裴多菲1849年在反抗沙俄军队的战斗中牺牲。
  但不论在当时,还是后来,对此均有不同说法。裴多菲的中学同学、福音教牧师拉·卡普利就曾说过,裴多菲并未在战斗中牺牲,而是被俄国人俘虏了。斯洛伐克医生帕·哈隆也讲,其父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俄军所俘,到过西伯利亚,回国后说,在那里见到裴多菲的墓。
  以上两种说法,大相径庭。裴多菲究竟是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还是在战场上“被抓”的“俘虏”?100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80年代,在匈、斯、苏等国和地区的报刊上,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又起。在这种情况下,一支由匈、苏、美专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前往西伯利亚进行考察。该队经过较长时间的勘查考证,于1989年7月17日宣布:在距贝加尔湖不远的巴尔古津诺村,找到裴多菲之墓,并确认墓中有其骨灰盒。近一个半世纪之谜,终于彻底揭开!
  原来,1849年沙俄出动14万大军,帮助奥地利镇压匈牙利起义。匈军虽英勇进行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而战败。裴多菲被俘到西伯利亚,随遇而安。后来,已婚的他又爱上当地邮局局长的女儿,同她在巴村结婚,并生儿育女。他婚后当上赤塔的一名警长,其孙为沙俄骑兵队中校。他1856年死于血毒症,葬于巴村公墓,墓上一直竖立着写有“ASP”的十字架。
  至于裴多菲的籍贯,据1996年4月6日斯洛伐克《共和国报》称,他实际上是个斯洛伐克人。其祖父、父母均为斯洛伐克人,姓彼得罗维奇,父祖分别为屠夫和农民。1820年前后,父母随他人南迁谋生,定居于匈牙利凯雷什镇,重操旧业,后又开小饭馆。1823年元旦,彼氏夫妇喜得贵子,取名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上学时,学习成绩不佳,一再转学,甚至不止一次留级。但他诗写得好,为同学所喜爱,争相传诵,后来成为一名诗人。匈牙利出版者和编辑用匈语发表其诗歌,并遵照官方的民族同化政策,将其姓名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改为山道尔·裴多菲。
  1848年—1849年,裴多菲同主张和经历相仿的拉·科苏特一起,站在当时革命斗争的最前列,成为一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以诗歌为武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反动统治,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被俘后,他重新起用自己原来的斯洛伐克名字,“ASP”即“亚历山大·山道尔·彼得罗维奇”的缩写。
  真相大白,这在匈、斯和其它国家引起极大震动。对此,匈牙利当局不免有点尴尬,而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平民百姓则始而感到难于接受,继而觉得无可奈何。斯洛伐克人对亚·彼得罗维奇晋材楚用,为匈牙利独立自由摇旗呐喊略有微词,但对其诗歌还是颇为喜爱的。
  历史恢复其本来面目,这无疑是件好事。裴多菲头上的光环消失了,不过他作为匈牙利伟大诗人和革命家的地位,看来不会因此而发生动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