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日本致力实现科技立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5
第7版(国际)
专栏:跨世纪构想系列报道之九

  日本
  致力实现科技立国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日本科技人员近来关注的一件事是,作为日本政府行政机构之一的“科技厅”将被取消,从2001年开始,科技厅与文部省合二为一,成立“教育科学技术省”(省相当于部)。
  这一改革是根据日本政府行政改革会议(桥本首相任会长)去年12月确定的中央省厅重组方案进行的,行政改革会议决定现在日本政府机构的22个省厅将合并为1府(内阁府)12个省厅。有关法案今年将提交国会审议通过。桥本首相强调说:“推进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是21世纪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改革的最大重点。”日本力图通过对科技行政机构的改革,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真正实现科技创造立国的战略构想。
  有人对“教育科学技术省”这一名称提出异议,说,若简称为“教科省”,其日语发音与“教科书”完全相同,实际使用中多有不便。名称还有待进一步协商后敲定。除了对名称有争论外,对于文部省与科技厅合并的好处基本达成了共识。合并方案确定后,有的合并双方表现出“离心力”较大,而文部省与科技厅表现出“亲和力”较强,双方已经设置了联合机构,开始具体研究工作,朝着发挥综合力量的方向行动起来。
  一般认为,同目前的科技行政体制相比,合并后的“教育科学技术省”拥有以下优势:把科技行政机构与学术行政机构融为一体,能够建立把人文科学包括在内的综合科学技术战略,排除省厅之间的壁垒,重新调整国立研究机构,增强科学技术研究体制,更好地协调现行体制下无法解决的研究项目,更有效地开展跨领域的科技研究,从战略高度推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日本走在21世纪的前列。
  “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是日本政府1980年提出来的,翌年,政府提出“创造性科技振兴方案”,强调不能一味利用别国基础研究成果开发“追随型”技术,要独自创造、研究“开拓型”技术。1994年,日本政府又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新口号,强调日本要告别“模仿与改良的时代”,要创造性地开发领先于世界的高技术。1995年11月,日本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技界认为此法通过表明科技立国方针的实施得到保障和公认,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日本政府发表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00年的5年内日本政府将投入17万亿日元(约1600多亿美元)的科技预算,比现在的预算规模增加了1倍,还对科研人员任期和兼职、科研体制、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被科技界评价为大胆的计划。几乎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提出了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方针,预计到2000年,日本科研人员将达到84.5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拥有65人,高于届时美国的45人。
  为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日本还加紧推行“信息高速公路构想”,决定分三个阶段于2010年在全国建成光纤网络,即2000年在大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2005年在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2010年在全国形成多媒体网络,逐步实现公司业务、家庭购物、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的电脑网络化与瞬间信息交流全球化。
  一些科技界的有识之士认为,这些新构想和政策如能实施固然是好事,但是,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果则心存疑虑。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日本在科研资金、设备、人才方面并非绝对不足,却仍然迟迟不能告别“模仿与改良时代”。为了加强研究开发,实现科技创造立国构想,还必须具备善于利用资金、设备、人才的条件。关键问题不在于资金、设备、人才的数量,而在于资金用途、设备使用、人才思维的质量。为此,必须更新观念,锐意改革。
  据认为,日本在科技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过分强调与产业、经济、国力等现实利益相联系的方面,不重视基础性研究。在日本,追求实用的社会风气浓厚,是否实用很大程度影响对科研成果的评介和科研投资方向,进而影响人才的走向,致使基础性研究难以得到更多优秀人才。其次是因循守旧,难以改变原有的价值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研究开发,至今还沿用模拟式的。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已是大势所趋,日本还不能实现这个转变。年功序列制也助长了保守倾向,年轻人对前辈、上级的想法不会提出异议,缺乏挑战精神、不擅接受新生事物。再者是限制过多。例如,现行人事制度对于项目研究组在人员数量和任用时间上的限制,导致项目研究组人员不足和人员不能长期稳定,尤其对基础性研究取得成果影响极大。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进入转折时期。1992年后的4年里,经济增长率年平均增幅不到1%。日本从多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优等生”,沦为经合组织20多个成员国的倒数第一。其原因,有“泡沫经济”破灭后遗症的影响,也有未能及时以信息技术为先导重新调整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这后者与美国形成鲜明对照。美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产业经济的“重新设计”,如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兴企业成为推动“新经济”的主力。80年代后期的日本处于“泡沫经济”的高潮,人们沉醉于股票、房地产的炒作,如今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传统支柱产业的产品出口。痛定思痛,日本科技界和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大力扶植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新“增长点”,不仅有助于日本经济走出低谷,今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是日本实现科技立国战略构想的有力保证。
  (本报东京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