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春节前夕,8位出海钓鱼的青岛市民在海上漂泊10天,被北海舰队水兵救起——海浪,托起生命的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7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闻追踪

  春节前夕,8位出海钓鱼的青岛市民在海上漂泊10天,被北海舰队水兵救起——
  海浪,托起生命的希望
  宋学春 许森
  1998年除夕,家家团圆,守候新春,这对62岁的青岛市民吕书斋来说,意义更深了一层,他年迈的老父亲说:“我又捡了个儿子。”与吕书斋有相同经历的蒋学强与他的大家族17人聚在一起欢度除夕,仿佛生命重新开始。
  他们——一共8人,寒海漂泊10天,刚刚生还。黄海浪涛,凛冽寒风,还有破浪而来的海军舰艇,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上已经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生的希望曾靠拢又远去
  1月6日早上,青岛市民吕书斋、王文海、王文强、蒋学强、生克荣、高维、孔可仁、黄敬民8人,驾驶“鲁崂水1618号”渔船驶向远处朝连岛海域钓鱼。他们中有的退休,有的下岗,生活不宽裕,曾多次相聚钓鱼,以丰富假日餐桌。春节将近,这个念头更强烈了。
  起初天遂人愿,他们两天钓上150多公斤鱼,正待扩大成果,却在1月9日下午从收音机里收听到“老天爷要变天”的消息,连忙收拾渔具,起锚返航。不料,发动机出故障,渔船就是动不了。他们赶紧将棉被里表撕开,做成船帆张开,希望借助风力漂回青岛。谁知风向突变,船往相反方向漂去,只得抛锚。
  船上只有三四天用的口粮和淡水,只好等待过路船只相救。谁知直到次日上午,没有任何船只经过。渔船上没有通讯工具,他们将被子、大衣、棉衣撕开做成火炬,一有船只经过,便浇上柴油点燃呼救。随后几天中,远处曾有船只经过,尽管点火求援,不是对方没有发现,就是发现后不愿相救。最让人寒心的是,有一对拖网渔船明明看到信号,一只船改变航向前来察看,另一只船竟将其拦回。
  生的希望驶来却又远去了,10天内,小渔船又漂出20海里。
  困境中,生的渴望格外强烈。置身绝境的人们制定了严格的饮水和食物计划,每人一天只能喝两小杯水。这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淋漓尽致地喷涌而出,8个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吕书斋62岁了,别人控制喝水,惟独让老吕随便喝,船上最后一个鸡蛋也是留给他吃的。但是他决不多吃多喝一口。直到最后,渔船上最后一瓶啤酒还保存着。
  1月9日起,青岛海域连降大雪,出现了10余年来从未有过的严寒。到15日,船上淡水用尽,馒头吃光了,仅存一包花生米每人每天只能吃七八粒。船上的棉衣、棉裤也快燃烧完了。为了生存,他们相互拥抱着取暖,趴在甲板上将落下的雪化作淡水。
  寒风浪涌中,生的信念在支持他们——亲人在家中盼望,政府和军队一定惦记着他们的安危。
  顶着狂风巨浪前进
  渔船失踪,8位市民的家属焦急万分,他们凑钱雇两艘渔船寻找一天未果。这是他们的明显失策,在重大情况发生的时候没有向政府部门及时报告。等到再也不能再等的时候,分分秒秒都变得分外急切了。
  17日上午9时15分,青岛市副市长崔锡柱得知了渔船失踪的消息。经商议,青岛市政府决定向海军求援。
  1月17日下午,北海舰队着手执行救援,立即命令雷达对海区搜索。当天没有发现目标。18日早晨,舰队航空兵派出直升机搜索,大队长田金和率领175号机组顶着接近极限的风力在海区上空搜寻。一圈没有,再扩大一圈还没有。亲自驾机的田金和将操纵杆一次次向下拉,直升机一点点下降,他们在波峰浪谷间飞行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上午10时28分左右,于34海里外发现了这艘不足5吨的小渔船。
  渔船上就要被冻僵的人们看到了直升机,激动得直挥帽子。
  18日中午12时,4000吨的北海舰队122号救援船接到命令,立即驶离码头,顶着8—9级的海风前进。救援船像一片树叶那样摇晃,10多名新兵呕吐起来。在船首,负责瞭望的战士用绳子将身体捆在桅杆上坚守岗位。
  14时左右,122船在预定海域没有发现目标。参谋长卢国忠根据风向、流向判断,渔船可能向西漂泊。他当即命令向西游弋,于14时40分发现小渔船。
  涌浪高低,两船高差五六米。在涌浪作用下,稍有不慎,122船搅起的大浪会把小渔船掀翻,把它挤碎。卢参谋长用高音喇叭喊小渔船起锚。渔船上的人因冻饿都已麻木。卢参谋长走上甲板高喊:“砍断锚缆!”战士们一齐高喊“砍断锚缆”。终于,小渔船上的人用最后的力气将锚缆弄断。122船迅速调整船位,将渔船置于背风处。
  “停车”、“退车”……船长张立欣发出准确的口令,122船贴近小船。战士李淑军“嗖”地射出撇缆枪。打偏了,枪帆长李军打出第二支枪,正中渔船船头。渔船上的人顿时振作,很快系好缆绳,小渔船被军舰缚住了。
  两船间的高度差使救援既不能搭跳板又不能踩软绳索。战士们两人一组,身子趴在护栏上,摘下手套,远远探出甲板,波峰来临,同时喊“一二”,伸手把第一个遇险群众提上船来。30分钟后,渔船上的8人全部得救。为减少损失,122船将价值20万元的小船系在舰尾拖带返港。
  “感谢亲人解放军!”
  吕书斋等8人被接进开启空调、暖意洋洋的会议室。10余天与世隔绝的汉子每人一口气喝了6大碗开水。长时间没有吃东西的人不能马上吃大鱼大肉,富有经验的炊事班给每人送上一小盆面条,顷刻间一扫而光。战士们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给他们换上,军医杨虎城中校带着卫生员为他们检查身体,发送药品,边休息边聊天。
  缓过气来,被救者的心情顿时激动起来。最年长的吕书斋说:“我最先看到天上飞来了海军的直升机。我马上就知道,我们有救了。”8个人,都无限深情地说:“感谢亲人解放军!”
  当日晚20时15分,122船进港。青岛市领导、部队首长和被救群众家属数百人早已等候在码头。白发苍苍的老人,牙牙学语的儿童,妻子、母亲……激动的泪水被海风吹得飞扬起来,还是滚烫滚烫的。
  题图:海军122号救援船官兵驶向遇险渔船。王松岐摄
  右图:水兵救起遇险者。王松岐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