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势在必行的变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7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势在必行的变革
  本报记者 毕全忠
  90年代中国的教育发生两个重大变革,一是基础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一是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这两大变革都是为我国下个世纪的发展所作的重要准备,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近几年有了明显的进展,形成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若干有效的形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从整体来说这个管理体制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进展不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体制的改革总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然而,人们对这一变革缺乏思想准备,缺乏全局观念,感受不到“势在必行”,不能不说是进展不快的重要原因。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什么必须改革,并且要加快这一改革的步伐?在上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李岚清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此有深刻的阐述(见本报1月18日报道)。他指出: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已经不适应发展了的形势的需要。它的最主要特征是“条块分割”。“条块分割”的主要弊端,是在低水平上重复设置高等学校和专业,教育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造成很大浪费,从而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深入理解这个精辟论述,对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和要加快步伐,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现有普通高校1000多所,其中1/3多是中央政府各部、委、局举办和直接管理的,其余是地方政府举办、管理的。这就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建设、社会的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机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管理体制固有的弊端就越来越突出了。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是低水平上的重复建设,造成很大浪费。这种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大多数高等学校只为主管部门所管的行业服务。各部门为培养本系统的人才,争相举办高等学校。这就导致了学校和专业在低水平上重复设置。这种状况在80年代中期最为突出。1985年全国普通高校数比1980年增加了一倍多。所增加的新校不少是各部委所属的中专“升格”而成的,许多属于低水平上的重复设置。每设置一所新校,就要配一套领导、管理班子和一套通用基础课教师,宏观教育成本就要增加,总体效益就要下降。再看专业设置,原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的水文地质专业,是学术积累深厚、教学质量很高的专业。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多数是这个学校的水文地质专业培养的。随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强化,其他一些产业部门所办的高校也设置水文地质专业。结果是新办了好几个水文地质专业,为各自所属的系统培养水文地质人员,而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专业的毕业生却很难对口分配工作了。类似的情况不少。到80年代后期,全国高校中设置的哲学专业已近80个,不少是低水平重复设置。财经、管理专业重复设置更为突出。重复设置高校和专业,必然造成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低、教学质量不高。到目前为止,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超过3000人的只占高校总数的1/3。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进程,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有较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应当是布局、结构合理,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高的发展。然而,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却是低水平上的重复设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投入本来就不足。而低水平上的重复建设又造成很大浪费。要改变这种发展模式,不改革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办不到的。
  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众多单科性高校不符合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产生的高等学校,多数是单科性的学院,尽管不少学院后来改称“大学”,但实质上仍是单科性学院。这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不相符合。
  人们常说教育要面向21世纪。21世纪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实,下个世纪的不少发展趋势现在已经出现。拿科学技术来说,它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新领域、新学科、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技术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对各学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促使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更新的加快。过去和现在这种大量消耗材料、能源,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传统经济,将逐渐被“知识经济”所取代。与此同时,社会又要求人们提高人文精神,有正确的价值观,使急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能造福人类,而不被用来危害人类。“克隆”羊的成功无疑是科学技术的惊人发展,它可以造福人类,但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心。很多国家的政府和科学家纷纷发表声明,反对用这种技术来复制人。这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强烈呼唤,要求学校加强人文教育。以上发展趋势,在下个世纪将会更强劲。
  根据上述趋势再来看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众多的条块分割的单科性高校,显然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现在任何一个学科要取得高水平的发展、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出高水平的成果,都必须有其他学科的渗透、参与,都是科学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科性高校没有这种学科综合的环境和背景,很难办成高水平的学校,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我们已有相当多的高校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不要说不能适应将来,就是目前的产业结构也已不能适应。而教学内容的更新,缺乏科学的综合是很难实现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隐藏着的一个危机。很多单科性高校早已感到了这种危机,并采取措施增设学科,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这种增加弱势学科的做法,造成了新一轮低水平的重复设置,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分散,造成更大的浪费。想在不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情况下,通过外延扩张的方式改变单科性质、走向学科综合,此路不通。只有突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在更大的范围内而不是在各校的内部作调整和组合,才能使我们的高等学校适应21世纪发展的趋势。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高校处于其主管部门附属机构的地位,影响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文化和科学技术、创造知识产权的使命,具有为社会服务的多种功能,它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才有旺盛的活力。而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的高等学校,处于其主管部门附属机构的地位,这不利于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使高校摆脱其主管部门附属机构的地位,能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这也是为适应21世纪发展所必须的。现在,这个问题变得紧迫了。因为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职能的转变,一些高校的主管部门已不存在或将要不存在,或不直接管理高校了。没有了原来的主管部门,高等学校怎么办?这从另一个方面促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改革的步伐。
  条块分割体制下形成的眼光短浅的旧观念,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思想障碍
  怎样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找到了一些有效的途径,就是共建、调整、联合、合并。这几方面都有很成功的例子,创造了好的经验,成为高等教育合理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主要手段。然而,这些改革却遇到了很大的思想障碍。最大的障碍是条块分割体制下形成的目光短浅的观念。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及主管部门各抱一摊、各搞一套。都想把自己的摊子搞得更大些,由“小而全”向“大而全”扩展,摊子大了,事业就“发展”了。一些领导者很看重学校的行政级别,不想在自己的任期内自己这一摊缩小了、级别降低了,更不想被“吃”掉了,把学校的牌子弄没了。中央部委管的学校与地方管的学校也是界限分明。这些思想反映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念,仍然是条块分割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缺乏全局观念,也不能适应当代和下个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最终将使自己所抱的那一摊陷入更大的困境。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对这个国家的兴盛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又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以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和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我们国家面临的、而且须抓紧解决的重大课题。要从这样的高度、以历史责任感来对待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快这一改革的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