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有益的尝试——河北藁城市直接选举村干部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8
第10版(社会周刊·读者来信)
专栏:经验交流

  有益的尝试
  ——河北藁城市直接选举村干部纪事
  河北藁城市在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打破传统的行政任命的老路子、老方法,不划框框,不定人选,由党员群众直接民主选举农村两个班子,增强了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压力感和责任感,群众比较满意。目前,全市农村各项工作蓬勃开展,呈现一片喜人景象。
  (一)
  由农民直接选举村干部是广大农民的心愿,是搞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搞好农村各项事业的一个关键。该市党政领导同志认为,原先一些村组之所以问题成堆,工作上不去,上访告状的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干部任用上存在的问题多。行政任命,包办选举,使很多农村干部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打破原来的农村干部任用形式,由村民直接选举村干部已势在必行。针对部分乡镇干部存在的“怕把村子选乱,怕选出上访告状,怕选出老好人、捣蛋鬼”的“三怕”心理,以及村干部对村民直接选举的各种心态,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副乡以上的乡镇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并且采取广播、电视、板报、标语、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向村干部及广大党员群众宣传选举的政策法规、形式方法,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水平,保证民主选举依法顺利进行。
  (二)
  在村干部选举中,他们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操作。成立了市、乡、村三级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藁城市农村村民自治实施方案》。采取多办法、多途径,培训脱产干部、农村干部、监票员、唱票员、计票员等换届选举各类人员1.2万多人。对选民登记、村民代表会议的建立、候选人的产生及正式选举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认真依法操作。第一,不划框框,不定调子。市里规定,确定候选人,村民不但有投票权,而且有自由提名权。全市95%的村通过村民直接预选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初步候选人。第二,秘密投票,差额选举。为此,各村都设立了投票箱。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个职务,在最后投票选举时,每个职务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差额。第三,公平竞争,演讲竞选。该市积极尝试演讲竞选,让候选人通过演讲向党员群众宣布自己的治村方略,全市5%的村进行了竞选演讲。此次民主选举,全市农村党员和选民参选率分别达到了85%和80%,有的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选民参选率高达98%。此次民主选举,藁城市共选出农村党支部书记218名,村委会主任227名,副主任501名。
  (三)
  群众直接投票选举村干部,体现了党员和村民的意志,基本做到了市委市政府满意,乡镇党委政府满意,党员和群众满意。一大批有威信、有魄力、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被选入农村领导班子,为广大农村注入了活力。
  民主选举改善了村级干部的结构,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直接民主选举,把农村干部的去留交给了广大党员和群众。他们对哪些人公道正派,哪些人具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哪些人愿意为群众服务,最了解,最清楚,因而也就拓宽了干部的挑选范围。藁城市此次新当选的农村干部,平均年龄下降了4.2岁,具备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提高了5个百分点。
  民主选举提供了解决农村疑难问题的金钥匙,使诸多遗留问题迎刃而解。南营镇土山村素有“上山容易下山难”的说法,说的是村里的干部不好当。以前村班子长期处于瘫痪状态,问题成堆,群众多次上访,市里只好派工作组去解决问题。村党支部书记耿建章、村委会主任苏西丑上任后,把清理宅基地作为突破口,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清理185户,使村里很快出现生机。
  民主选举进一步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广大新当选的干部上任后,都自觉约束自己,自觉改善与群众的关系,想问题、做决策考虑更多的是村民的利益,把党员和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处事原则和衡量标准。市委书记张绍国感慨地说:“民主选举,使软班子硬了,散班子好了,好班子强了。民主选举不会‘翻船’,不会导致混乱,比预想的效果还要好,不仅先进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且一些后进村也很快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
  河北藁城市 李克俭 郭建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