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世界名录”会带来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03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闻追踪

  “世界名录”会带来什么
  本报记者 施芳
  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意义还在于学会了一种新的审视历史的方法。
  ——采访题记
  “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和皇家祭坛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派,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罗兰·席尔瓦博士从2月10日起对这两处进行考察……”
  这条简讯使北京颐和园和天坛的管理层感到兴奋,也有些忐忑不安。为了“申报”成功,两园全方位“整容”,究竟“画眉深浅入时无”,这位主席先生来了,是不是一言九鼎,即成定局?
  我国与《世界遗产名录》结缘始于1985年。当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公约》,我国成为公约缔约国之一。1986年以来,我国先后7批向该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长城、故宫、布达拉宫等19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名录”。1997年6月,中国递交了颐和园和天坛的申请报告。
  春节刚过,席尔瓦博士来了,考察程序一环扣一环。
  京城名园接受挑战
  颐和园和天坛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者也曾觉得文物和景观保护做得够好的了,但和“名录”的要求一比,差距就出来了:几年前,颐和园昆明湖泥沙沉积,一部分湖底露出水面,十七孔桥上的500尊青石狮子经常受到游人涂鸦,新设的商亭与景观不相协调,占用了古建筑……天坛呢?天坛管理处徐志长总工程师说,从70年代末开始,天坛公园里一下子冒出大小商店百余个,北京四大商场每年都到这儿来开展销会。公园还曾大种果树,甚至养过猪,堆过“山”。这些都冲淡了皇家祭坛特有的庄重、肃穆气氛。年届七旬的李增锐10多年来每天到天坛散步,谈起这些记忆犹新。所以他对恢复古园原貌持非常赞同的态度,认为上“名录”可以促进京城名园的管理。
  无声的变化
  随着考察日期的临近,记者发现,两座名园有了变化。
  今年春节,天坛的员工没有休息,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终于在2月初将燕京书画社从祈年殿西配殿和北宰牲亭迁出,重新规划设计,开设祭天礼仪馆,亦宣告天坛完成了接受考察的准备。徐志长对记者说,按原先的规划,这项工作预计在后年完成。现在,为了接受考察,我们提前两年完成了计划。
  至此,天坛在半年中迁出占用古建4处,计2540平方米,拆除核心保护区14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新增了按玻璃、塑料、金属分类的垃圾筒。颐和园也在变,佛香阁上刺目的铝合金商亭消失了,德和园中2000平方米的水泥砖被一点点凿去,重新铺上金砖。园内1622棵树龄200年以上的古树一一入档,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测管理。园内原先随意安置的电线杆纷纷搬了家,7个大烟囱不见了踪影。员工们走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起了外语、文物鉴定、文物修复和古建维修。这是因为申报标准要求必须有一支达到国际水平的管理队伍。
  “申报”仅仅是开端
  席尔瓦博士的考察结束后,记者在北京访问了他。首先,席尔瓦赞美两座名园说:“我在北京看到了世界园林皇冠上的两块宝石。”他还指出,保护举世闻名的景观是一个系统工程,“天坛在一片高楼的包围之中显得有些局促,颐和园不远处有个冒着白烟的大烟囱,与整个环境不协调。”不知道这些不协调之处会不会妨碍两座名园此次“申报”?
  接待席尔瓦考察的两园管理人员说,申报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提高的过程,目标是达到文物与景观保护的国际水平。它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中国的文物和自然保护要走一条国际化的道路。现在,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更严格的尺度来重新衡量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报”过程对谁都是一件好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