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广阔的开放意识——“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03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广阔的开放意识
  ——“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六
  蒋金锵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紧紧把握时代精神,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洞察国际风云变幻,透视历史发展趋势,眼界宽阔,胸襟宽阔,显示了独具品格的开放意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三个面向”,是开放意识的生动体现。
  面向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开放意识的重要标志。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核心问题是发展。现代化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邓小平理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关注的中心问题。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指出这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他联系时代的特征深入思考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我们党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措施,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归根到底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
  面向世界,是邓小平理论的开放意识的另一重要标志。“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就告诉我们,要认识开放的世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打破封闭的狭隘眼界,掌握开放性的思维方式。邓小平理论总是从世界的紧密联系中观察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从而在全球的大系统中对照比较中国,谋划中国的发展战略。这使我们看清了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在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前进中,不消说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绝不可能存在,就是开放程度不高的社会也难以立足。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善于结合自己的条件学习别国的长处,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抓住机遇,把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起来,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开放的制度所具有的生命力。
  面向未来,是邓小平理论的开放意识的又一重要标志。“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要“一切向前看”,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开放式思维的鲜明特色。他善于从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中预见和把握未来,看得远,看得深。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谋略。为了在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既推进传统的工业化又同时迎头赶上世界新的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邓小平理论不仅为我们设计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而且深谋远虑地分析了我国达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内外环境和条件,面对许多从未遇到的艰巨课题,提出了一整套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策略原则,从而为我们指明了迎接21世纪挑战、赶上世界发展的正确航向。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将以“齐鲁青未了”所不可比拟的磅礴气势雄踞于世界前列。
  邓小平理论的开放意识,是围绕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展开的。这种开放意识同封闭、僵化相对立,本身就具有解放思想的意义,而它的落脚点则在于掌握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大系统的运动规律,这当然又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正是这种开放意识决定了邓小平理论总是在开放中同不断变动的实际生活变换信息,借以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从而成为认识和改造一直处于变化中的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结束真理,而是不断为发展真理开辟宽阔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