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文明与不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文明与不文明
  士心
  去年笔者就“讲文明、树新风”这一题目采访了几个地方,其中有一个城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讲文明,是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做了几件好事。比如,一个小巷长年因下水道不畅,臭水横溢,垃圾遍地。讲文明的活动搞起来后,他们不是做表面文章去应付检查,而是让有关部门认真查清原因,改装了下水系统,修了水泥路面,这样一来,不用环卫工人来,老百姓自动就把各自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马路市场妨碍交通,他们没有把小商贩们驱散,而是利用一座旧厂房搞了一个室内市场,马路清净了,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也都变得文明了。
  相比之下,有的地方就没有真正搞清楚这文明应该怎么个讲法,有时是为了讲文明,却弄出一些使人感到不文明的举动。比如大冷天动员大批人到马路上擦栏杆,赤手露拳,缩头弓背,满街的脏水桶,这景象看上去未必文明。况且,环卫工人又干什么去了?难道平日里就不必擦了吗?又比如让老人、孩子上路管交通,这也未必合于尊老爱幼之道,给这些本该受保护的人增加了人身危险。有的地方号召人们讲文明的口号,一律是生硬的“不许”、“不准”、“必须”等等,用意当然是好的,但听起来就叫人不太舒服,横竖那个意思讲出来大家都明白,就不能用些好听一点的字眼吗?更有甚者,为了保持环境卫生,禁止别人停放自行车等,但又不给找一个停放的地点……
  这些虽属个别现象,但反映出有些人对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市民等进行讲文明、树新风的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办一些实事,创造一个良好的讲文明、树新风的环境。给人们以方便,人们就会还你以文明。记得在学校读书时,宿舍楼与教室之间有一片草坪,常有同学从草坪间抄近路。插了几次牌子也无济于事。最后不知是哪位人士动了脑筋,另铺出了一条甬路。类似这种与人方便、能唤起人们文明意识的实事,在抓文明言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服务质量时,都可以扎扎实实地做一做,这样,人们就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讲文明、树新风”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也乐于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也才能一步一步深入地开展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