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休闲农业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3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休闲农业小议
阿毅
  几天前,听一位同事讲起他去采访某休闲农业园的事情。据说,农业园离北京不远,环境幽雅,视野开阔,占地数百公顷。投资商雄心勃勃地要把它建成一个乡间休闲度假的场所,来访者可在那里从事农艺休闲活动,在现代化的日光温室内学习种植蔬菜、花卉,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尽情体验丰收的喜悦。
  笔者在上海浦东也参观过一个类似的休闲农业开发区。开发区负责人讲起以后的经营思路,也是信心十足。
  农业是人类文明之母,人类对农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于是,当那些久居钢筋混凝土之间,饱尝大气污染之苦的人们,希望彻底放松自己的时候,他们便走向郊外,走向田野。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放搞活,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为“休闲”与“农业”的结合提供了潜在的市场。
  然而,休闲农业一旦不顾客观条件地泛滥起来,就有可能成为农业的悲哀。在笔者家乡邻近的一个县,有一片人工湖区,以前主要以水产养殖为主,效益一直不错。后来说是要调整思路,搞休闲农业,于是围出一半,垒了假山,修了长廊,改成了“垂钓园”,还建了别墅。结果,来此消遣的人寥寥无几,门可罗雀。投资打了水漂不说,经营者骑虎难下,叫苦不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此说来,休闲农业的成功,终归是休闲的功劳,而农业只不过是沾了休闲的光。倘若休闲的人少,或生活水平不够高,农业园建得再好也只能是徒劳的奢侈。在我国的大农业中,休闲农业应是一个小小的盆景,它的市场毕竟是有限的。尽管目前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就全国范围看,毕竟刚刚解决温饱,正向小康努力,究竟有多少人光临“休闲”农业,要有冷静的估计,盲目将农业和休闲联系起来,浪费了投资,糟践了子孙的“饭碗田”。到那时,如何“休闲”得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