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我们战胜了洪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24
第1版(社论)
专栏:

我们战胜了洪水
长江落,淮水降,黄河也平安地度过了十次洪峰。经过长期紧张的斗争,我们已最后地战胜了今年特大的洪水。这个胜利,再一次地显示了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了新中国人民热爱祖国和抗拒自然灾害的无比的力量。这个胜利,对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全国人民都以感激和尊敬的心情,向各地参加防汛抢险的工人、农民、部队、学生、机关工作人员和全体工作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庆祝这个巨大的胜利。今年我国洪水之大,为近百年来所罕有。正阳关最高水位曾比淮河历史上最大洪水年(一九三一年)的二四点六二公尺高出一点七九公尺;武汉关最高水位曾比长江百年来最高水位纪录的二八点二八公尺高出一点四五公尺,比一九三一年洪水破堤时的水位高出二点七九公尺;天津西河的水位,也超过了一九三九年的最高纪录。一九三一年,在国民党政权时期,反动统治者对国计民生既毫不关心,对防御洪水也十分低能。那时,江淮水位虽比今年低得多,仍全面遭受了洪水泛滥的严重灾害。在淮河流域,惊涛骇浪闯入了蚌埠,越过淮河北堤,漫过津浦铁路,并直泻江苏省,突破运河堤防,横扫里下河地区。在长江流域,沿岸城市和乡村,包括伪首都南京在内,都被浸在水里,武汉市渍水四个月未能排出。一九三一年全国死于灾荒者达三百七十万人,根据伪赈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只江淮流域被淹死者就达二十六万五千余人。但是,在新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七、八两月,淮河曾先后出现了五次猛急的洪峰;六月二十六日至十月三日整整一百天,武汉关洪水都在警戒水位以上,可是洪水终于被挡住了,被战胜了。今年的水情虽比一九三一年大,但灾情却比那时小得多。这个成绩,不仅国民党统治时期无法与之相比,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没有的。
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我们的胜利又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我们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取得的。这个胜利再次向全国人民说明了一个真理,这就是跟着共产党走就能永远胜利。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的几年内,党和政府对水利建设事业是十分关怀的,而其中的荆江分洪、淮河水利工程和官厅水库,在今年抗拒洪水的斗争中也都起了显著的作用,没有这些工程,要战胜今年的特大洪水,是不可想像的。我们也都知道,今年各地防洪初期,若干人曾轻视水情,产生麻痹侥幸心理;当洪水陡涨,水位接近和超过历史最高纪录的时候,若干人又表现得惊慌失措,产生了悲观消极情绪;而在洪水涨势转弱并开始回落的时候,有些人又产生了松懈和自满情绪。党和政府领导机关,及时地批判了这些偏向,指出了胜利的条件,说明了“人定可以胜天”的道理,并大力组织了各方面的力量参加防汛抢险斗争。没有党和政府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要战胜今年的洪水也是不可能的。一位参加防汛斗争的建筑工人、两次荣获一等功的杨明聪说得好,他说:“水还没有淹来,党就提出了防汛压倒一切的号召;水还没有涨到,就修起了堤;水涨来了,堤早就修好修高了。洪峰过了,党又提出要克服骄傲自满麻痹松懈情绪。要没有党,什么都会完了。”正因为这样,广大人民在斗争中更进一步地认清了共产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共产党的威信在人民中也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武汉市在三个多月的斗争中,有八千多人光荣地参加了共产党,有一万五千五百多人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事实雄辩地说明了这个真理。
我们的胜利是在防汛最前线千百万人民的奋勇努力下取得的。他们在斗争中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智慧。他们的英雄事迹,证明了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千百万人民团结在一起,就能战胜任何困难,创造历史的奇迹。在淮河汛情紧张的时候,参加防汛工作的有八十多万人,他们日夜坚守在堤防上,并在短期内将堤岸普遍加宽加高了一公尺以上。运河堤上的数万民工,当八月下旬淮河下流遭到台风袭击时,他们曾连续搏斗十七小时,战胜了困难。在将近三十万人的武汉市防汛大军里,有一万五千九百多人被评选为功臣,其中如罗光田、乐金元、贾明武、韩友梅等等,他们有的身负重伤仍坚持堵水工作,有的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漏洞,有的在抢救巨大险工时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鼓舞着广大人民,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我们的胜利也是在长江、淮河沿岸农民的积极协助和支持下取得的。它再一次证明了我国工农联盟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巨大力量。在整个斗争过程中,广大农民不仅积极参加了堤防工程和抢险斗争,在湖北地区,若干农村还几次不惜牺牲自己的暂时利益,主动分洪蓄水,以便减轻洪水的压力,保障沿江城市、荆江大堤和广大农村不被水淹。许多农民都说:城市的工业建设是我们的大命根子,一定要保住它。这些事例,再次说明了土地改革和总路线宣传以后农民觉悟的提高。农民们的这种忘我的牺牲精神以及小利服从大利、局部服从整体的观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力量,并在今年防汛斗争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胜利也是在全国一致支援下取得的。这种互相帮助、患难与共的精神,再一次表现了我国人民的空前团结和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仍以武汉市的防汛斗争为例,它们的斗争不是孤立的。在整个防汛期间,只要他们向任何一个地区的党组织和政府请求援助,他们立即会得到热情的答复:吉林省连夜送去了草袋,湖北省迅速送到了木料,广州等地的手工业工人加工编织了篾缆,上海运去了铁锚,太原运去了蔬菜,四川运去了大米;而在更远的城市里,还有人殷勤地询问:“我们有土豆、干鱼,你们要不要?”各地的支援,给防汛地区人民增加了巨大的力量和无限的信心,也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武汉市的人民说:“水有好大,力量就有好大,要什么有什么,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像一家人一样。”这些话是很正确的。新中国人民之所以能表现出这样统一集中的力量,正如刘少奇同志指出的:“人民当自己还处在被压迫地位的时候,不可能把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充分地集中起来。中国人民在过去被人讥笑为
‘一盘散沙’,就是由于这个原因。革命使得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集中起来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我们的胜利已经肯定了,我们的胜利是巨大的。这个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也博得了一切爱好和平民主的国际友人的赞扬。失望的只有帝国主义战争贩子和台湾的蒋介石卖国匪徒。当他们用阴谋破坏、挑拨离间和武装干涉都不能压倒新生的人民中国的时候,他们就只好希望自然灾害来败坏我们,因此他们对我国的洪水曾经表示了十分的幸灾乐祸的态度,并胡言乱语地说道:水灾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威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将使共产党中国的经济建设计划大大拖延下来”,“大水给共产党政权敲起了丧钟”。然而,事实和他们的希望恰恰相反。在整个防汛斗争中,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民政府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表现了党和人民群众是血肉相联、息息相关的,这也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能够不断加强和巩固,能够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基础。经过防汛斗争的考验,全国人民的团结更巩固了;虽然我们也遭到了一些灾害,但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也一定能够补救起来的。
在毛泽东同志的教导下,我国人民也深深地知道,在任何时候和任何胜利面前,我们都不应该产生自满和松懈情绪。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我们深信,只要全国人民再接再厉,坚持不懈,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新的胜利。让我们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继续前进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