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走马广西看“春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30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走马广西看“春修”
  张学俭 刘文光 胡江海
  春节前夕,笔者去了趟广西,呈现在眼前的到处是兴建水利工程的繁忙景象。据介绍,这次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取得的实效是近年来少有的。
  梧州开始设防了
  梧州市地处广西东部,紧邻广东,是珠江水系的桂江、西江、浔江三江汇合点,广西著名的内河港口和口岸城市,素以广西“水上门户”著称。
  由于梧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广西85%的内河经此出境。加之城区地面高程低,桂江、浔江洪枯水位变幅大,梧州历史上就是易受涝灾之地:18米水位就平河堤街道,而多年最高洪水位平均达20.18米!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梧州并不设防,一直处于小水小淹、大水大淹的被动局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洪水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1994年六七月间的特大洪水,致使梧州市街道85%被淹,淹没最大水深7.91米,历时10天,直接经济损失达24.81亿元。
  痛定思痛,梧州终于认识到设防的重要性。1989年,梧州市第一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经水利部审批。1994年,梧州市结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需要对城市防洪工程规划进行了修订:将全市分为12个防洪区,按五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总堤长69.4公里,保护面积98.7平方公里,设排涝泵站25座,总装机1.85万千瓦。
  几年过去了,梧州市的堤防工程已具雏形。梧州市水电局的同志告诉我们,自1990年防洪工程开工到1995年底,累计完成工程投资3490.69万元,河西防洪堤按二十年一遇标准已完成浔江段土石堤4.5公里,河东区按第一期工程完成护岸工程3.2公里。去年入秋以来,各地抓住秋后农闲、天气较好的有利时机,坚持“以发动群众上马,任务落实到受益户为主,项目工程施工以专业队为主,资金投入以多级结合、受益者为主”的原则,已完成水利投资2023.5万元,维修加固堤防22处8.8公里。
  钦州海堤实现零的突破
  去年10月中旬,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近3公里长的海堤坝上,2万干部群众参加了秋修海堤的万人大会战,从而拉开了钦州冬春水利建设的序幕。
  钦南区地处北部湾顶端沿岸,是钦州市唯一依山临海县(区),海岸线长520.81公里,大小海堤围140个。该区属沿海地域,地势低洼,台风、暴潮、洪水频繁,灾害年年发生。1986年7月22日,受台风袭击,大部分海堤漫顶崩决,决口1055个,长达47.63公里,整个沿海地区一片汪洋。此后,该区每年得到国家补贴100多万元,到1996年的10年间,国家共投入1600多万元的海堤建设资金,然而这些资金大部分都用于水毁工程修复和面上工程维修加固。直到1996年底,全区还没有一段能达到二十年一遇设计标准的坚固海堤。
  为此,钦州市专门成立了标准海堤建设指挥部,并从现状出发,确定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整治”的基本方针,制订了海堤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计划。到去年底,钦州市钦南区1998年度计划建设的15公里标准海堤已全部动工在建,1.4公里的标准堤段基本竣工,钦州实现了标准海堤建设零的突破。
  玉林市的“三面光”
  玉林并不缺水,然而“水在河中流,田在岸上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增强人们的保水意识,玉林实行了渠道硬化“三面光”。所谓“三面光”,就是指通过对灌溉渠道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三面硬化防渗,以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
  1996年,玉林市的“三面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提出用3年时间,将全市一个流量以上的渠道进行硬化的奋斗目标。据此,去冬今春共需完成一个流量以上的渠道防渗350公里。
  在自治区召开的冬修水利现场会上,玉林市负责冬春水利建设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坚持“谁受益、准负担”的原则,明确农民是投入主体,进一步建立“群众集资筹一点,以劳代资或以资代劳算一点,村企业积累给一点,经济能人献一点,国有水利工程出一点,机关单位集一点,各级政府补一点”的七个一点的投入机制,改善了水利灌溉的条件,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